唯美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顾宪成传(优美文案22句)

时间2023-10-09发布admin

顾宪成传

1、卷224 列传第112 严清 宋□ 陆光祖 孙□ 陈有年 孙丕扬 蔡国珍 杨时乔

2、不过这些在顾宪成等东林人士看来只是小节,李三才敢于对抗皇帝,有志刷新政治,才能极佳,心系民众,已经是很难得的人才了。至于坑老师王锡爵一事,是因为王锡爵第一次罢相以后痛恨六部和言官,有变为皇帝应声虫的倾向,而此人又极有手腕,若是铁心帮皇帝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灾难,所以虽然李三才对付王锡爵道德有亏,但却有不得不为之处。

3、卷245 列传第133 周起元 缪昌期 周顺昌 周宗建 黄尊素 李应升 万_(顾宪成传)。

4、西昆体中的“西昆”二字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5、卷134 列传第22 何文辉 叶旺 马云 缪大亨 蔡迁 王铭 甯正 金兴旺 花茂 丁玉

6、光禄丞吴炯上言为一致辨,因言:“宪成贻书救三才,诚为出位,臣尝咎之,宪成亦自悔。今宪成被诬,天下将以讲学为戒,绝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损,非细事也。”疏入,不报。嗣后攻击者不绝,比宪成殁,攻者犹未止。

7、在写正文之前,大司马先要普及一个常识:“结党未必营私”,或者虽然“营私”,但追求的是合法利益,就没有任何问题。

8、到宋代,惠山泉更是声名日隆。欧阳修撰《集古录》,请蔡襄做序,精选四件礼品:鼠须栗毛笔、铜渌笔格、大小龙团茶,另一件就是一瓶惠山泉。苏东坡作诗云:“雪芽为我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泉。”黄庭坚也作诗云:“锡谷寒泉撱石俱,并得新诗虿尾书。急呼烹鼎供茗事,晴江急雨看跳珠。”杨万里更为凑趣:“惠泉遂名陆子泉,泉与陆子名俱佳。一瓣佛香炷遗像,几个衲子拜茶忙。”宋徽宗时,惠山泉成为宫廷贡品,已与民间无关。高宗赵构在金兵追击下逃经无锡,仍有雅兴一品惠山泉,颇有几分生死度外的洒脱。

9、玉 杨瓒 刘实 陈选 夏寅 陈壮 张□ 宋端仪

10、卷233 列传第121 姜应麟 陈登云 罗大□ 李献可 孟养浩 朱维京 王如坚 王学曾

11、杨时一生尊师重教,爱国忧民,是理学体系南传的关键人物,被后世尊为理学的祖师之一。杨时去世后,东林书院也逐渐荒芜。南宋时,无锡本地人士曾在书院遗址上建杨时祠堂,春秋祭祀,以纪念他对儒学文化的承继业绩。到了元代,杨时祠堂废圮,至正年间(1341-1368年),有僧人在东林旧址左侧建庵,也以东林两字命名其庵。

12、木偶兰溪(赵志皋)、四明(沈一贯)、婴儿山阴(朱赓)、新建(张位)而已,乃在遏娄江(王锡爵)之出耳。

13、东林讲学过程中,还强调诗教,结合吟唱诗词,舒缓精神,陶冶心情。讲会设有门籍登记制度,查考听讲学者的勤惰情况。一般每年一次大会,每月一次小会,每次会讲3天,一年中正月、腊月因天寒,六月、七月因盛暑而不举行,其余8个月每月按时进行。东林集会性质属自愿结合的会社,参加东林讲会的人,自称为东林社友。虽然是自愿参加,但大多数东林学者都能坚持参加,不倦探索,形成了东林书院独有的学风,时人称为东林学派。(未完待续,下期敬请关注)

14、《宋元學案》自清康熙間黄宗羲發凡起例,至道光二十六年(1846)何紹基刻成百卷,成書歷時一百七十餘年,黄宗羲、黄百家、全祖望、黄璋、黄徵乂、王梓材、馮雲濠等十餘人各有功績。所構畫宋元學術史體系,久爲學者問學津筏和學術史撰著依據。黄百家底稿、全祖望底稿大都散佚,黄璋等校補本久鑰藏室,今人習見爲何氏刻本百卷,即王梓材、馮雲濠校補本。黄宗羲、黄百家父子,黄璋、黄徵乂父子,全祖望及王、馮諸子各有何貢獻,纂修思想前後發生怎樣變化,其間得失如何?《叢編》所收《宋元學案》稿本二十册,爲認識這類問題提供了有力的材料。王、馮校補《學案》,多未見黄百家原稿,主要采用全祖望殁後散出底稿(大都藏於門人盧鎬家,部分殘稿藏於門人蔣學鏞家),即《宋元學案考略》所説“月船盧氏所藏底稿本”“樗菴蔣氏所藏底稿殘本”,間用黄璋父子校補本,即“餘姚黄氏校補本”。今盧氏、蔣氏藏本罕傳,傳者有黄氏校補本《宋元儒學案》八十六卷,其中《宋儒學案》藏中國臺灣傅斯年圖書館,《元儒學案》藏國家圖書館。《宋元儒學案》抄自黄璋等校補稿本《宋元學案》。稿本有全祖望、黄璋、黄徵乂等人手迹,校補以全氏、黄璋爲主,徵乂批校多爲校訂及注明抄寫格式。今詳作考證,知第三本《關中學案》後半部爲全氏底稿,修補於黄百家原本録副上;第五本《道南學案》爲全氏底稿,百家原本録副;第七本《豫章學案》《延平學案》,黄百家、全祖望原未分二案,其《朱松傳》以前爲全氏底稿,《朱松傳》以後爲全氏底稿,百家原本録副;第七本接下《横浦學案》有兩本,前一種爲黄璋重抄,後一種爲全氏底稿,百家原本録副。第十本《潛菴學案》《雙峰學案》《四明朱門學案》爲全氏底稿,百家原本録副;第十三本《新安學案》《木鐘學案》《鶴山學案》爲全氏底稿,百家原本録副;第十四本《西山學案》爲全氏底稿,百家原本録副;第十九本《鳴道學案》爲全氏底稿。黄氏、全氏底稿,學界久覓不得,不意於此本得見。對讀黄氏校補本、道光刊本,用文獻還原之法,析骨還肉,可以辨析諸家在《宋元學案》成書中思想異同、貢獻得失。如黄百家未立《東萊學案》《深寧學案》《麗澤諸儒學案》;全祖望别立《東萊學案》《深寧學案》;《麗澤諸儒學案》,全氏底稿未見,王、馮采黄璋父子校補,析《東萊學案》部分内容,復自作增補,成《麗澤諸儒學案》。黄百家討論宋元之學,以朱、陸爲綱,全祖望重拈朱、陸、吕并立以變化之,從黄璋到王、馮,大抵用全氏構畫體系,而皆修改未盡。

15、卷129 列传第17 冯胜 傅友德 廖永忠 杨景 胡美

16、卷191 列传第79 毛澄 汪俊 吴一鹏 朱希周 何孟春 丰熙 徐文华 薛蕙

17、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当时无锡的读书人邵宝等人,有感于宋代先贤龟山先生的传道精神,曾聚徒于东林旧址讲学,企图重振遗风,但未成气候。倒是到了正德年间(1506-1521年),湮没已久的东林书院真正出现了一次易地复名重建的情况。

18、浙學之史學成就,有目共睹,《叢編》收明清稿抄本,也呈現了明清浙學經史繁榮的情况及“經史不分”的特質。

19、卷156 列传第44 吴允诚 薛斌 吴成 金忠 李英 毛胜 焦礼 毛忠 和勇 罗秉忠

20、在焦竑看来,人之不能不由道,正如出门之不能不由户。(1分)

21、卷267 列传第155 马从聘 张伯鲸 宋玫 范淑泰 高名衡 徐□ 鹿善继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