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68句四书五经名句鉴赏辞典精选

时间2023-10-28发布admin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辞典

1、  译文: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

2、译文: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

3、译文: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4、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四书五经名句鉴赏辞典)。

5、四书成为自南宋至清末八九百年来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 《大学》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 《大学》的作者据传为曾子及其弟子。《中庸》的作者据传为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

6、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7、关爱别人家的老人,要像尊敬自己家的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8、  《周易》“五经”之即《易经》,是传统经典之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

9、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10、译文: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财利。

11、消逝的时间,就像流水,日日夜夜一刻不停地流去。

1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3、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14、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15、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16、译文: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

17、FuXuancong,WangMingming,QinYonglong,ChenLai,BaiYongyi,PengGuoxiang,JiaGuoxiang

1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19、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20、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21、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dNHIkS2i4yNzmmXnzbU0w 提取码:9aud 书名:四书五经·大学中庸孟子

22、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3、  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24、李家强、郭梁LiJiaqiang,GuoLiang

25、译文:心中这样爱着他,为什么不大胆向他/她诉说?爱情的种子深埋心中,何时能忘,不受折磨?

26、四书五经是中国历史悠久、地位崇高的文化经典,是华夏先哲智慧的结晶,是东方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和哲学体系。《四书五经》讲述了宇宙对自然的体会、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对人伦天理的创造性诠释,提供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经验,其中的格言警句、妙语佳言、成语典故至今仍大量存在于各类文化书籍和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

27、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28、关于010-3010向人们传达的思想文化知识,具体有以下几点。

29、  译文:道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30、腐朽的木头不可用以雕刻,腐土垒的墙壁是不可粉刷的。

3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2、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33、  译文:树梢大于树干,树就要折断;尾巴大了就一定不能摇摆灵活。

34、  译文: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

35、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去实践。

36、  译文:地的品格是坤,君子见坤卦就要消法大地的包容,厚德载物

37、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人如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如果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38、  译文: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

39、《礼记》原是《中庸》中的一篇,南宋前未单独发行过,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年—前434年)作。孔子及其弟子留下的遗书是儒家学派的入门书。

40、《美国金榜畅销书通览》(与乔健合著)等十四部。

41、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4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4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4、译文:天降的灾祸还可以躲避,自己造成的罪孽是无法逃脱的。

45、四书五经详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

46、  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47、  译文: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

48、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49、大学之道是指大学或成就大人之学的途径和方法。语见〔礼记.大学〕的「经一章」(朱熹〔大学章句〕,又〔大学〕经朱子提出单为一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大学,有两种解释,一指古代的教育机构,是培养人材的最高学府(若取此义,则「大」可读作「泰」);一指大人之学,或成人之学,即成就理想的人格的学问。朱熹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即取第二种解释。王守仁亦取此义(见〔大学问〕)。这两种解释可以关联在一起。古代的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理想的道德人格和治术人才,也就是培养治者。与小学所教的书数及日常规矩,有不同的层次。朱子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文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大学章句序〕)依此说可知小学教育有普遍性;大学教育除治者的子弟外,平民才智优秀的才能进入。关于大学之道的内容,〔大学〕的原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经一章〕)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朱子认为是大学的纲领。明德,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光明的心或德性,一是光明的德行。如解作光明的心或德性,则〔大学〕如同〔孟子〕,肯定人有善性。如解作光明的德行,则是从行为结果上说,那便不必涉及心性论的问题。(牟宗三〔心体与性体〕)郑玄云:「明明德,谓在明其至德也。」即可如此解。宋明儒则都认为明德是从心性说,明明德即是将人本有的但为私欲所障蔽的光明的德性彰明出来。朱子注:「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亲民,朱子认为应作「新民」,因为下文所引汤之〔盘铭〕、〔康诰〕及〔诗经〕之语,都和「新」有关。而亲与新在古书上是常常通用的。据朱子,新民即使百姓革除旧习,日新其德。王阳明则主张仍作「亲民」解,亲民即亲爱百姓。他认为〔大学〕所说的「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便是亲民之义。阳明之说虽亦有据,但仍是朱子之解为顺。止于至善,是必须达到最理想的地步之意。〔大学〕下文云:「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即在各种人伦关系中,都有其当行之道,这便是至善所在。朱子对止于至善的注释是:「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即从事大人之学的学者,必须以至善的达成为最终的目的,在对己的明明德及对人的新民上,都要有至乎其极的最合理的实践。王阳明认为朱子以「事理当然之极」解至善,有「理在心外」之意,而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并不在心之外。而止至善,是将心之本体充分实现出来的意思。(王守仁〔大学古本旁释〕)朱子认为,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三者,是〔大学〕的三纲领。知止而后有定数句,是说若知道了至善之所在,而努力求实现,则心志便会有定向。心志有定向,便不会妄动而静。心不妄动,便能安稳。能安稳便能思虑周全。能思虑周全,则行为便会合于至善,而达到理想的境地。而这一系列的实践过程,是有本末始终的区分的,明明德是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如果明白了本末始终的区分,而循序渐进,便近于大学之道了。又知本末先后,亦呈就后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目说,在前者为本、为始,而在后者为末、为终。如修身为齐家之本,故修身为本及始,而齐家为末及终。如欲齐家,须先修身,而修身亦必导致齐家之结果始终本末是相涵的。往后推,则齐家为治国之本,治国为平天下之本。

50、译文: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高洁的志向不可满足,享乐之情不可无尽。

51、  译文:我已决心离开你,去那理想新乐土。

52、  译文:玩弄人会丧失德行,玩弄物会丧失抱负。

53、译文: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

54、《四书五经》:说明智力人生、情商培养等思想

55、0103010《诗经》在先秦被称为《诗》,或《诗三百》,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收集了500多年诗歌的三百零五篇,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

5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7、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58、  译文:心中这样爱着他,为什么不大胆向他/她诉说?爱情的种子深埋心中,何时能忘,不受折磨?

59、孔子写的《麟经》这本书名叫《春秋》,孔子编纂这本书时,猎户背着形状奇怪的怪物,孔子告诉猎人什么,孔子惊讶地说。麒麟本来就是太平兽,为什么会出生呢?从此停止著《春秋》,三年后孔子去世。子孙用这个典故将孔子所着的《麟经》称为《诗经》,是四书五经之一。

60、  译文:忖度德行如何,以便决定自己怎样处理事情;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

61、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格言连璧》

62、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63、舜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倾听,体味别人话语里的含义,对他人的缺点避而不谈,总是宣扬人家的长处。

64、  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

65、“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据传,它们都是经过儒家的创始人之一的孔子编辑和修正过的。“五经”中的《诗经》可以说是反应社会的一面镜子,诗经里的题材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尚书》是中国古代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作品的汇编。儒家称之为经典,又称为《经书》;《周易》,是儒家的经典之在孔子看来,不学礼,便没有足于社会的根据,此书撰写的时间不详,作者不详,对此一直有很多的猜测,《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被称为诸经之首,三玄之记录以阴阳变化来说明宇宙间的的现象,这个是国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等等的必修之术;《春秋》是我国编年体的史书,相传孔子按照自己的观点评判了一些历史事件及人物,褒贬不被后人看作是一部“微言大义”的经典,在文学和史书上,对后人有着很大的影响。经过焚书坑儒,儒家思想的书籍被保留下来的也成为了重要的文献。现在我们的阅读,在注解当中也会有译文者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还是建议大家如果要看的话,尽量不要看注释,因为每个人的观点不同,形成的想法也是不同的,可以先从简单的《大学》开始入门,循序渐进的去了解。四书五经名言名句赏析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66、  译文: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洲上。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我心中的好对象。

67、现在,四书五经部分也被列为学生学习必备的知识点。例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起来的四书作为儒家传教、授课的基本教材。其中有许多妇女和儿童都知道的格言警句,现在在日本文化中广泛普及学习。读四书五经对《为官从政、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都有帮助。所以任何年龄段的人,都能读四书五经。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