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64句于丹论语感悟精选

时间2023-12-08发布admin

于丹论语感悟

1、关于学习,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于丹老师也告诉我们,真正尊崇学问的.人,学习是为了人类的心灵的建树,从书本上学,从社会上学,从小学了到老。由此我也想到了尹建莉老师教育书籍中写到的,关于学习古诗应有的态度。她说让孩子背诵古诗,不是让她在人前炫耀,而是让她能体会诗中的韵味,诗中的美好意境。这段时间,我和女儿正在一起学习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虽然我没让女儿在人前炫耀,可有时我也会看看自己背了多少首诗,我想我不该去究其量,而应该求其质。

2、可能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触,现在的社会,面临着竞争、就业、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压力,焦虑、不安、彷徨像影子一样始终围绕在现代人的身边。如何在这个全面加速度的社会里,合理释放压力,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认为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可以让自己浮燥的心灵得到一次彻底地放松。古人云:开卷有益。英国学者科利尔曾说:书籍,在青年时代是引路人,成人之后就是娱乐。这句话,可以说将书籍的两重身份说的十分透彻,书籍是人类文明的果实,每一本好书都是我们良师益友,它不但可以给人以愉悦,还能给人以启发,让人受益良多。因此,我们应该把读书当作是人生的一种乐趣,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3、老汉淡淡地跟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

4、◎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本平台学习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家庭、婚姻、做人处事、幸福指数。通过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帮助13亿中华儿女学习圣贤教育;感恩您加入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从今天开始与平台同学共进步吧!(于丹论语感悟)。

5、一般人的理解是,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实际上应该是,十五岁有志于学术体系的建立,三十能够建立自己学术体系的初步雏形,四十能够把自己的学术体系拾遗补缺较为完善,五十知道自己的学术体系天性如此,难做寸进而与人斗牛,六十知道自己的学术体系不过如此,你们爱说不说,七十宣传自己的学术体系本应如此,面对质疑、求教,能够从心所欲解释自己的学术体系。

6、边读《论语新解》边更新读后感吧。希望自己能坚持,也希望这些能陪著我走过20xx。论语的读后感4《论语》是经典作品,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我细细品读了这本书,感受经典的魅力。

7、当我读到“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缺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剧你的苦痛。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这段文字时,我怦然心动,有如醍醐灌顶。那一刻,我彻底顿悟了,是啊,为什么不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与缺憾?为什么一再地自怨自艾呢?我在心里一遍一遍地问着自己,许久过后,我听到了从心灵深处传来的声音:为了自己的前途与梦想,为了家人与朋友,我愿意面对自己,而不是逃避。(于丹论语感悟)。

8、茶师就老在想着那句话,说我心泡茶的心面对他。所以他就不着急,他笑笑地看定了对方,然后从容地把自己头上的帽子取下来,端端正正放在旁边,然后解开身上宽松的外衣,一点一点叠好,压在帽子下。他还笑笑地看着对方,拿出绑带把自己里面的衣服袖口扎紧,再拿出绑带把裤腿也扎紧,他从头到脚,一点一点地在装束自己,一直气定神闲。对面这个浪人就越看越惶恐,越看越惶恐,因为不知道他武功有多深,就被他的眼神和笑容给吓得内心心虚起来。

9、本书以央视2008年“百家讲坛”同名讲座之完整录音稿为基础修订润色而成,比该讲座的电视播出版内容更全面、更丰富,文字量多出将近一倍。全书双色印刷,并以著名画家陈传席画作为彩色插页,装帧精美。

10、于丹教授将《论语》所给予她的感悟告诉了我们,我知道了:只有以淡泊的胸襟,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自然状态中,才能寻找内心的那份宁静,也才能如孔子所说:快乐的生活!论语的读后感13我第一次读《论语》是在20xx,那是骄阳似火的盛夏,当时我正在国家会计学院学习新发布的《审计准则》。在近20天的时间里,白天是48项新《审计准则》的满堂灌,晚上我挑灯、赤膊、挥汗夜读《论语》,读得津津有味,如醉如痴。

11、(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就是能养活父母罢了。至于狗马,也能养活人。若不心存孝敬,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12、其实,很多时候对一个事情的判定,并不能简单地以应该不应该和好不好来区分。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这件事的性质。  孔子特别强调做事情的分寸,“过”和“不及”都是要尽力避免的。  

1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到了七十岁时的时候,你在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都成熟,做事的时候就基本不会犯错,而不是说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14、人生,就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论语的读后感8今年暑假里,我在农家书屋里发现了一本经典之作《论语》,后来一个月我和她交上了朋友。渐渐地,我知道了《论语》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半部《论语》平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

15、面对人生的遗憾,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

16、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论语·里仁第四》

17、于丹曾说过一则托尔斯泰的小寓言,说有一个国王每天都在思考三个最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做事最重要?满朝大臣,没人能够回答得出来。他很苦闷。

18、《人皮论语》是批判性的借古喻今的作品,全因它讲了一个穿越千年的历史悲剧,而其悲不在于其中所有仁义之人最终全军覆没,而在于,引发悲剧的因由至今仍在横行。

19、中国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孝顺。孝顺孝顺,顺者为孝。很多时候,我们的孝心就在于不违背。真正爱父母,就要包容和尊敬他所有的习惯。

20、要过上快乐的日子,就必须做一个有意义的人。于丹在《论语心得》中讲到:一个有意义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积极生活、与他人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同时,我们还要“修身”:外在能力完善,懂得变通,与时俱进,内在心灵完美富足。这是孔子对理想生活的总结,也被后人奉为理想的指南。

21、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在苏轼看来,真正的勇者有一种“过人之节”,他们能够忍受像韩信那样的胯下之辱,而成就辅佐刘邦决胜千里、扫平天下那样的大业。他不会像平常人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这是因为他的内心有一种在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这是因为他有着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22、于丹《论语心得》中列举了许多浅显易懂的故事,我感触很深。如:“处世之道”中讲到的寓言故事:一个孩子十分爱发脾气,于是父亲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在篱笆上敲一颗钉子,一天下来,孩子看见他敲了许多钉子,心里很不好意思,父亲便让他如果一天不发脾气,就拔一颗钉子,当钉子拔完时,孩子高兴极了,因为他学会了克制,可是父亲却告诉他虽然钉子拔了,但却会留下一个个不能消除的洞。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做事一定要先往远想,这样避免对别人的伤害,也减少自己将来的悔恨。

23、知其不可而为之,需有百折不挠、迎难而上、永不言败的进取精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勇敢,还是固执愚蠢?不能妄下结论,得视具体情况而定。

24、(论语先进第十一)上面是一段常被人们引用作为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但不知大家注过其中体现出来的孔子对矛盾的处理方法吗?冉有遇事犹豫,而子路性急(“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治长第五)。“退”和“兼人”(一下子激动能顶几个人)都是偏向了极端。所以孔子对冉有和子路相同的提问给出了相反的回答。目的当然是让他们回到矛盾的平衡点上去。说到这里,岔开说几句。

25、  首先是第一种境界,我认为做一个善良的人不只是“君子”应具有的境界。而且还是我们为人的根本,做人的标准。可能我们无法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但是于丹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要让我们的有限生命在苛责外在的世界中度过。另外不要只一味的抱怨外界的环境,我们自己的身上也需要这种“苛责”。

26、还约在这个池塘边见。那个浪人想想就答应了,说那你一定来。

27、   不能理解为“成家立业”。子曰:“不知礼,无以立”。因此三十而立应该理解为“三十而知礼”。

28、孩子一听,高兴坏了,他就把树上的果子全摘了,欢欢喜喜地走了。

29、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30、    老树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都是在树下玩大的孩子。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过这样的一种成长,在父母身边长大,走向社会。但为什么人到最后才会归来呢?这就是平时经常说的“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真到自己当了父母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有多么不容易。

31、三十而立:自2000多年前老夫子说他三十即建功立业后,三十就成了中国人特别是父辈衡量男儿(子孙)是否安身立命的度量衡。三十而立,不是指男人是否能养活自己。在孔夫子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众多的儒家学究们把它演化成考量那些世世代代上背负着祖宗、下牵引着儿女的男人们学业有成、事业有成的又要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标杆。古时的男人一定比今天的男人成家立业的早,他们十五六岁即可婚娶,二十来岁即儿女绕膝,不到四十不乏儿孙满堂。三十而立也是应当之事。今日青年略略有些麻烦,即便二十多岁读完大学,依然为找工作奔波,为买房子蜗居。为减轻生活负担丁克,为躲避人世纷争偶居。漂泊不定的事业确定了他们漂泊不定的人生。

32、     孔子求道于老聃。不禁心旷神达,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为何物矣!”

33、我们这个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敬。什么是真正的孝呢?每一个儿女,可能都有自己的做法。民间有个说法,“百善孝为先”,一切从孝开始做起。对孝顺这件事,民间还有一个说法,叫“论心不论迹”。不一定每一个孝子都有充分的钱财,都有很高的地位,都能按照自己的梦想,把他的爱折合成一种物质条件,给他的父母。有的时候,可能是一个充满深情的心愿,但做出来,却是一件朴朴素素的小事。

34、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35、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影视传媒系系主任。主攻广播电视媒介学,出版《形象品牌竞争力》等专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现代传播》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十余万字。

36、阅读:稻盛和夫:真正让你克服危机的,无非就这3点(深度好文)

37、时下,很流行测算幸福指数(或快乐指数)。所谓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即人们的幸福感的一种指数。从《论语心得》我们可以感受到:幸福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心体验,是一种感悟。你幸福,你快乐吗?谁都觉得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可要认真思考和回答这个问题时,人们对快乐的理解却各有不同。有的人认为升了职,做生意赚了钱,买了房,买了车,就快乐了;有的人则认为这世界变化太快,生活节奏,整天忙于生计,没有时间享受快乐,认为只有今后赚了钱或达到某一个成功的目标后,自然就会很快乐了。这些理解,就是认为只有那些有钱人或成功人士,才是幸福快乐的。但据有关方面调查,财富和幸福没有太大关系,经济更为发达的北京、上海的居民,其幸福感比杭州、成都的居民要低。于丹也总结到: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因此,一个富翁不一定就会比一个擦皮鞋的幸福指数高。可能有些人会说,如今天天忙得团团转,哪有时间读书呢?想想,似乎确实这样,但人们都在忙些什么?没时间读书,却有时间喝酒、打麻将,其实,忙只是个借口而已。我们对读书的理解,其实就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因此,于丹教授说: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教师读《论语心得》有感篇三初读《论语》,或是无法参透,或是略有所悟,或是心有灵犀,但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那种循循然善诱人的教学方法,那种谦谦君子之风,却总能让我心存快慰,欲罢不能。于是不止一遍地读她,品她,悟她,尽管只是片言只语,但字字珠玑,如行云流水,简约精炼:或睿智从容,如天之辽远;或纵横开阖,如飞瀑流泻;或恬静悠然,若和风习习……面对《论语》,我犹如面对一位巨人——从古至今,它的精深博大,言简意赅,让人有高山仰止之感。我边读边记,边记边思,在品味与欣赏中,我像一株干渴已久的禾苗,忽然遇到了一场痛快淋漓的甘霖,舒枝展叶贪婪地汲取其中的养料。越走近孔子,愈发感觉孔子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透过文字,我和智者正面晤对,聆听他“任人唯贤”的人才观念、“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义”的教育主张……

38、   同样四十不惑,是三十而立的下一个阶段,四十不惑,是说用自己的原则在经历许多的人和事后,对自己的原则不惑,而不是说对什么都不疑惑,如果都不疑惑那就成为神人了。

39、孔夫子的这种态度,就是告诉我们,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40、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承几千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仁者爱人的核心思想是古今医者信守的医德准则,其仁爱、重道、中庸、讲究诚信、注重礼仪的核心内容与现代医院管理的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塑造完善的医院文化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面对眼下尴尬的医患关系,愈发觉得孔子这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华所在。在工作中,医生和患者若能尝试换位思考,我们的医生便会更负责,更有耐心,态度更好。而患者也会更配合,更理解,更支持医生的工作。若我们医务工作者秉承“仁者爱人”、“恕”道的儒家核心思想,就能够让医患互相尊重,彼此理解。若你我做到,我们就能构建起和谐的医患关系,迈向孔子所讲的“医患大同”!论语的读后感12快乐的生活,到底怎样才算快乐?又怎样才能快乐的生活呢?《论语心得》对此有所诠释。

41、又过了好多年,孩子已经长成一个青年,等他再来到树下的时候,大树已经变老了。大树说:“你怎么这么长时间不来玩?”孩子说:“我现在要安家立业,哪有心思玩啊?现在我连安家的房子都没有,我没有钱盖房子。”大树说:“孩子,你千万不要不高兴,你就把我所有的树枝都砍了,拿去盖房子吧!”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把树枝全砍了,盖了房子,成了家。

42、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是指他在这个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

43、《论语》全书20篇,每篇的章数不等。自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就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而孔子是中华儒家文化的奠基人,《论语》中宣传的就是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化、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等众多方面。

44、可是,就如孔子说的,快乐的事有很多: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45、作为儿女辈,对他的父母,如果意见相左,甚至觉得父母有什么做错的地方,你可以去建议。但是你要用克制的、轻微的、柔和的方式去进谏,去说明一个道理。道理本身是什么,不重要,但是表达方式,很重要。要用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把一个很好的道理说清楚。几乎没有一本社交宝典上教人怎么与父母说话。因为大家觉得父母是亲人,跟父母讲话还要讲究方式吗?但是,往往就是最亲的人成了你情绪发泄的垃圾筒,有的时候会让最亲的人受伤害。其实,你最亲的人,最伤不得。

46、《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系列1大全集珍藏转发功德无量!

47、《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其中许多经典的词句使我们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宋代开过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但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现代人该如何解读《论语》呢?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从七个方面为观众朋友讲述她解读《论语》的心得。

48、六十而耳顺,是说这个时候,能明白是非,好的坏的自己能辨别。

49、物质的繁荣,生活节奏的加快,更要求我们在面对一件事情时,要迅速地做出判断,选择属于自己的、最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50、那个国王恍然大悟,他那三个久思不解的哲学问题,一下都解决了。

51、   于丹教授笔下的孔圣人,没有圣贤的架势,他只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传道者,时时为我们传递着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正如易中天所说:“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52、于丹老师在论语心得中讲了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得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的花岗岩砌成,台阶不服气地对佛像提抗议:我们本是兄弟,凭什么人们采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

53、读《论语》,令我感念至深的当属孔子的“学而不厌”。孔子“学富五车”,却一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用行动践行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些教育思想激励了无数教师,也照亮了无数心灵。孔子的精辟言论,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勤奋、自励的治学态度吗?再想想自己,虽然也很敬业,无日不在思索如何使学生的学业更加进步,但是却很少从“学”上下功夫,以至事倍功半,职业倦怠感日增。其实,我们的教育生活本可以达到一种清风朗月、高山流水的境界。“学”以教之始,只需我们把心思放到学习上,向前人学、向同事学、向学生学,我们就会发现那“潺潺小溪、绿草茵茵”的精神家园。正所谓“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了。

54、话说又过了若干年,孩子再来时,心事重重地徘徊在大树下,对大树说:“我得到世界上去做大事,可是,世界的海洋,这么浩瀚,我连个船都没有,我能去哪儿呢?”大树说:“孩子你别着急,你把我的树干砍了,就可以做条船。”孩子特别高兴,他把树干砍了,做了一条大船出海去了。

55、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i8TvuBj2i6CisTGzGXgqQ提取码:u9bl书名:于丹《论语》感悟

56、(注释)有子:姓有,名若,孔子的弟子。 悌: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叫悌。 鲜:音(xiǎn),少。 与:通“欤”,语气词。

57、在《心灵之道》中于丹教授说,每个人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不下这种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就永远活在阴影中。也许我们无力改变生活中的缺憾,也许我们不能避免人生的苦难,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作为教师,我们生活、工作在一个充满压力的环境中,烦恼、苦闷和压力每天都伴随着我们。如何看待这些烦心事和缺憾,心态不同,结果会完全不同。我教两个毕业班的英语课,课时多,要求高,班里学生基础差,每天备课批作业头昏眼花,身体疲惫不堪。但我告诉自己:备课既是为了教好学生,又是为了让自己不断进步;批作业工作量虽然大,但能保证课堂上的高效率。遇到学生出问题时,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学会遇事冷静,有耐心,不能让坏心情一直阴霾不散,否则会影响你的工作,甚至是你的生活质量。

58、   "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的七个章节细细品读后,何为“孝敬”、何为“大智慧”、何为“诚信”……会让你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59、   在我们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高山上一棵高不可攀的劲松。于丹教授把孔子的思想经过自己高超厨艺的加工,把一道美味佳肴摆放在我们面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许多人生哲理和处世做人的道理。

60、第一次讲得很不系统,《论语》中有太多重要的东西还没有讲到。这次讲了孝敬之道,又讲了忠恕之道,还有讲仁爱之道和诚信之道。我想,这些都属于我们今天社会里面的一些核心价值,应该从经典中把它们梳理出来。(源自2008年2月4-5日央视百家讲坛访谈节目)

61、之后在文中又提到了自信心,一个人的自信心从何而来?它是发自内心的淡然与坦然。自信心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建立自信是困境中重新崛起的一种特有的力量。对于凌驾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与其悲叹自己的命运,不如相信自己的力量,与其沉寂在后悔之中,不如增强自己的信心,挑战未来的人生。所谓“老夫聊法少年狂”这难道不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吗?

62、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今日说法》《艺术人生》等50个电视栏目进行策划,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申奥片策划,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科教频道总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曾获1994年、1996年星光奖最佳撰稿奖,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香港沧桑》等20余部大型专题片及《正大综艺》《中国报道》等栏目撰稿人。

63、文字其实不多,中华书局为此在版面和装帧上颇下了一番功夫,我花了个把小时把书读了一半,但最后还是忍不住买了下来。因为读好书不应该囫囵吞枣,即便吞下,也该像骆驼反刍那样细细咀嚼,而我因为最近的烦恼,正好需要这样静心的良药。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