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语录(优美文案69句)
佛经经典语录
1、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佛经经典语录)。
2、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佛经经典语录)。
3、若是自己做出了某一种选择,那么就要准备好承担一切好的坏的后果。就算是再苦再累,也不要去抱怨,毕竟这是你自己选择的路。人生故事里的大多数结局都源于你自己的选择,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你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人生不是游戏,我们没有多少可供选择的机会。
4、 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5、人间的温情跨越无数岁月和命运的阴霾,将记忆烘烤得蓬松而馨香。
6、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7、陪你走完了这一段路,我也变成你曾路过的风景,你的一生,我只借一程,从此人山人海,不问归期。
8、佛曰: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9、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10、 八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11、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2、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13、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14、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15、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1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17、 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18、南怀瑾: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19、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事危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20、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
21、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
22、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3、 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24、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25、人这一辈子最放不下的东西,其实就两个字:情和钱。人为了钱起早贪黑,人为了情掏心掏肺。
26、若富贵,由我力取,则造物无权;若毁誉,随人脚跟,则谗夫得志;
27、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8、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29、佛曰: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30、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31、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32、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33、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34、 九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35、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36、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今何在《悟空传》青春的叛逆与冲动,对理想的迷茫与憧憬尽在其中,直到现在,我已过了青春的时代,猛然间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依然为落泪,为了我们的青春,为了我们曾经在心底死去的那些人与理想。
37、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38、佛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39、佛曰: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40、佛说,前世的500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顿生气馁,这辈子是没的指望了,和谁路遇和谁接踵,和谁相亲和谁反目,都是命定,挣扎不出。
41、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42、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43、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44、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45、 二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46、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47、从未有一刻心情如此温柔,就连望见的每一粒尘埃都仿佛熠熠生辉,我笑着走过这世间,所有的苦难都融化成幸福,流连在弯起的嘴角。
48、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49、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50、 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51、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52、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坛经》
53、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54、他好像在听一个不可及的梦想,又仿佛在夜行暗路上突然听见熟悉的声音,轻轻呼唤自己的名字,带点不可思议的向往与情怯:是啊,太湖边,柳树下,线装书......
55、南怀瑾: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56、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57、你别来,我就无恙,从此山水不相逢,不问旧人长与短。
58、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59、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60、怎样才能做到“上善若水”“上善若水”的意思是让我们做人要像水一样。“上”的意思指的是最好的、最高的。做人要做到“上善若水”,第一点我们要做的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第二点就是要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水净化万物,也吞吐泥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说的就是我们要做一个心胸宽广之人。不因周围环境而抱怨,自生自灭,而是自己奋力挣扎,不因环境使自己受困,这也是心胸宽广。
61、我们暂时拥有,随后失去。从每一段失去中,我越来越懂得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62、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63、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64、后来他“死了”,他那淡淡的印象也就消失,仿佛水消失在水中。
65、这种爱,是沉静;是一种内蕴深厚,隽永深沉的爱。它没有昙花一现的惊艳,没有“山无棱,天地绝,乃敢与君绝”的壮烈誓言。这是一种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爱;是携手一起慢慢变老,共守日落日出从容的爱。这种爱,是流泻指间清逸舒缓的琴音,涤荡浮躁的灵魂,舒展纷乱的心情,梳理出沉静平和的人生。
66、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67、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68、佛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