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读后感(优美文案97句)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1、但绝不仅限于此,还有,傅雷先生由于自己的学识、思想而能将任何大事小事阐发出深刻但绝不艰涩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发。
2、《传习录》129条蔡希渊问:“文公《大学》新本先格致而后诚意工夫,似与首章次第相合。若如先生从旧本之说,即诚意反在格致之前,于此尚未释然。”先生曰:“《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如新本先去穷格事物之理,即茫茫荡荡,都无着落处;须用添个敬字方才牵扯得向身心上来。然终是没根源。若须用添个敬字,缘何孔门倒将一个最紧要的字落了,直待千余年后要人来补出?正谓以诚意为主,即不须添敬字,所以提出个诚意来说,正是学问的大头脑处。于此不察,直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
3、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4、感悟:是人都有私心,都会注重自己的利益,每个人的付出都是需要得到回报的,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朋友之间以彼此谦让为基础,不仅每个人的利益不会受损,双方在互帮互助、互利共赢中还能使彼此获得更大的利益。两人之间的交情,也会随之越来越深。
5、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6、文集优点许多,待诸君细品,其不足反倒不太容易觉察,且鄙人以为,多为编者有意为之,读者需多加留意。编者吴氏叔侄似以“正统”士人自居,重传统的立德、立功,立言,以立德为先,因而对赋一类追求辞藻华丽,言不及义的文章不取;对崇尚清谈之风的魏晋名士似有异议,故对魏晋一代的文章几乎不取;编者是清代学者,似受彼时狭隘的汉宋门户观影响,故宋代理学一脉文章全不取,是大缺憾;另外,清代为外族入主,对这些以士自居的学者是一件不能说的事情,所以元、清两代的文章都不取,乃至明末清初三杰的文章都不在其列;“观止”未免黯然失色。
7、(1)《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8、大意: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9、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可能无法达到最高境界,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心学的学习“在事上练习”,认真审视我们自己真正的兴趣和优势,把学习视为修行,.............(此处省略N字)............,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10、你是我读过的书中最经典的一本好书。史学的经典是常新的,她让我们用前人的经验来透当今的纷纭,以选择自我的人生坐标;文学的经典是常新的,她让我们用前人的审美来捕捉当今的生机,以享受自我的人生乐趣;哲学的经典是常新的,她让我们用前人的智慧来诠释当今的信仰,以培养自我的人生操守。所以,阅读你,使我丢弃那些幼稚与浮华,而给我带来的却是理性和高雅,以及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乐趣。
11、这是儒家文化在中国近现代以来遭到最严厉批判的六个字,也是宋明理学包括阳明心学被误解乃至曲解得最严重的地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天理”通常被解释成封建礼教,而“人欲”往往被理解为人的基本欲望。
12、阳明先生又说:“这个道是极其简单容易的,也是极其精深极其微妙的。孔子说:‘其如示诸掌乎。’人哪天不见自己的手掌,但是等到问他手掌上有多少手纹,却不知道。就如我讲的‘良知’二字,一讲就明白,谁不晓得呢?但如果要确实地认识良知,又有谁能认识到呢?
13、王学以心(良知)立言。又以良知释心,心(良知)就构成了王学的基石。他认为“心即理”、“良知”是心之本体。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得学而能的本然。
14、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5、《传习录》8条:“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
16、前者为自反,后者为向外扩充,两种说法似乎不统且一向内,一向外。其实,正如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又曰“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站在“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的高度看,反求诸心就是向外扩充良知。“‘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既然心之开合出入已经莫知其乡(向),或曰至诚无息,内外就实现了统一。
17、“阳明心学”从根本上是唯心主义思想,他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
18、《观止》一书优点许多,待诸君细品,其不足反倒不易察觉,并且不才以为,多为编者有意为之,读者需多加留意。编者吴氏叔侄似以“正统”士人自居,重儒家传统的“立德、立功,立言”,且以立德为本,因而不取赋一类追求辞藻华丽,言不及义的文章;对崇尚清谈之风的魏晋名士似也有异议,故几乎不取魏晋一代的文章;编者是清代学者,受彼时狭隘的汉宋门户之争影响颇深,故宋代理学一脉文章全不取,是《观止》大缺憾;另外,清代外族入主,这是一件以“士”自居的清代学者不能说的事情,所以元、清两代的文章都不取,乃至明末清初三杰的文章都不在其列。以上诸点,令“观止”黯然失色。
19、在王阳明这里,“天理”指的是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心即理)。同时,“人欲”也绝不是指人的基本欲望(如衣食住行之类),而是指那些越出法律与道德边界的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
20、如今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缺少耐心,而年轻人更甚。浮躁的年轻人不清楚自身能力,一味的在人群中奔跑。在遇事后更多的是埋怨,是推脱,鲜少有人主动承担责任,这就是心中的“知”有了偏颇,急功近利。静心自省,不是简单的说说,是要把内心欲望降低,行动步伐放慢,朝着真知的方向转变。
21、②“其为”七句:语出《易传.系辞下》。大意是:《易》的法则时常变动,没有固定的形式,在六个爻位之间游移,或上或下,没有常规,刚与柔经常转换,不能墨守常规,必须根据具体的变化采取相对应的适应方法。
22、阳明说“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目的是告诫学者“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学问功夫须从心体发出,不能“义袭而取”,这正是“始条理也”。然而,“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心不是孤悬一物,阳明说“心无体”,不是要泯灭心体,从“始位”上说“心无体”,目的是引申出功夫,此心需要“理”去涵养,或从全“体”起“用”,扩充此心以无限接近于天理。“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这是从“终位”上说“心体”,故心无体而又有体。
23、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是认知,行是行动,只有去实践了,才会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所以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24、阳明先生说:“这也是实话。这个道本来就是无穷无尽的,质疑和诘问越多,则其中精微的地方越能显现。圣人的话本来是很周全了,但凡是质疑和诘问的人,他的心中必定有阻滞不通之处,圣人被他一诘问,阐发的也就愈加淋漓尽致。像颜回能闻一知胸中洞明无碍,又哪来的诘问?所以圣人也只好寂然不动,没有地方发挥,所以说‘非助’。”
25、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修己以敬”在《大学》即相当于“明明德”,后两者为“亲民”。从德行与功业上说,“修己以安百姓”高于“修己以安人”,为什么孔子在“安百姓”与“安人”前面都要加一个“修己”呢?子路问君子,在孔子的三次回答中“修己”是一以贯之的,如阳明先生说:“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外王事业只是“明明德于天下”,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这正是阳明先生所谓“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26、思是良知之发用。若是良知发用之思,则所思莫非天理矣。
27、感悟:肤浅浮躁的心,总是会本能地往舒服上跑。越是贪恋舒服,就越不会成长、成熟,甚至还会更加肤浅浮躁。所以要扭转这种状况,就要逆着自己的性子来,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着性子去做。这正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砺。
28、那么,既然心是宇宙万物之立法者,人应该追求怎样的精神修养呢?阳明提出了“致良知”之说,从而把“心学”推向系统完备的理论阶段。《传习录·答陆原静书》云:“良知者,心之本体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又云:“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业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这就是“良知”的巨大作用,如果找到了自己的良知,治国齐家平天下,全都可以了。那么,良知到底是什么呢?虽然阳明说得玄妙,但我们也可从《传习录》中总结出主要的方面。比如,孝悌礼智信是最基本的良知,而其他更多的方面则需要人们努力寻找。
29、因此,阳明心学对“存天理,去人欲”的正确解释就应该是:一方面,我们要了解更多的宇宙与心灵共通的法则,对内心保持更多的觉知觉照;另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去除内心世界那些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
30、● 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31、 喜欢这本书因为文风比较轻松,作者从今日国人的精神需求为切入点,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和解读,指明了一条通往心灵自由的路。
32、对我的启发则是,读书只是修养途径之另外还应有其他。即使读书,也不应仅限某某学科。一般修养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诸领域都需阅读。因为,人生或生活绝不像大学学科分类那么规范齐整。各领域都只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一个侧面,要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广泛阅读是有好处的。其实我早就受了毛泽东的影响而这么要求自己了。
33、在最重要的著作《传习录》中,阳明把“心”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他直截了当地说:“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者,心即是天,言心则天地万物斯举矣。”又进一步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这就是说,万物都是由人心派生出来的东西,只有用心去关照时它们才会真正存在。这样,“心学”就完成了对理学“天理至上”的颠覆。
34、当下普遍有一个观念误区,认为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摒弃道德、放弃做人的底线,脸厚心黑。因而坊间的权谋书、官场书卖得很火,官场剧、宫廷剧也是一再热播。然而,王阳明用他的经历和成就告诉我们,做一个心存天理的有品质的人,跟做一个功成名就的有权势的人,二者并不矛盾,不仅不矛盾,而且恰恰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最终决定了他的成就所能达到的高度,以及这种成功所能持续的时间长度。
35、再说第二方面,王阳明有什么理论创新呢?就是说,他的哲学有什么特别的“好”呢?
36、其次,此书在人生的道路上,应该如何树立高远的志向,如何建立正确的处世之道,面对逆境、困厄又该如何感悟生命的真谛,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修炼强大的内心?通过王阳明由普通人到“超人”的超越之途,也让平凡的我们感受到了之所以没有成为超人的各种原因。当然,任何时候悟道都不为晚!所以此书中王阳明用他的一生给出了最好的答案:立志,力行,致良知,知行合一。
37、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心体明即是道明。
38、心即宇宙,宇宙即心,心是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主宰,万象归心。这即说明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说明了人的主宰性和对这个世界的统治地位。是一种重要的宇宙世界观和人生哲学。
39、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40、笔者认为,王阳明对《尚书·大禹谟》所记载的帝舜传给大禹的“十六个字诀”从心学方面的创新性解释,最能体现他的理论贡献。王阳明明确地解释说:
41、据说,王阳明在六岁的时候便开始阅读朱熹的著作,开始钻研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他曾在他的朋友的院子里对着竹子“格物”了七天,病倒了,但依然并没有能悟到物的道理,弄不清“理”在哪儿。知道他三十几岁时,因上书要求制止宦官专权而被贬到贵州龙场任驿丞,王阳明在龙场日夜静思,才悟出了心学的真正道理。这就叫“龙场悟道”。
42、这种“良知”与万物同体,即“天人合一”。正是这种“良知”,才感召人们去追求那种,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的圣人境界。
43、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阐述了知行合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是诚意的功夫等观点,强调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
44、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45、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46、了解了王明明心学的精髓和哲学内涵之后,我便事事向内求,改变自己的内在心态,从而也就改变了我的外在生活。
47、(4)《传习录》115条:“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又曰:“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48、阳明说的那个本原,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我们称之为“诚敬”,但最通俗的说法是“立志”,这个立志,是志在此心时时处处顺应天理之志,在立定这个志之后,在对待陆澄问的“知识不长进,如何?”这个问题上,我们自然能找到最端正的态度,那就是看一下你的当下,该播种的就播种,该发芽的就发芽,该浇灌的就浇灌。尽管我们还不是圣人,但顺理而行,此心安处即吾乡,只要那颗诚敬之心够坚定,坚持对心的砥砺的时日够漫长,终归有一天,会发现,所谓的成功,无非是自我人格完善后的一个副产品。
49、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浚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
50、(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51、关注外在生活的同时,必须向内寻求,找到和发现引起外部世界变化的原因,是我们人生的根本和努力的方向。只在外在的果上和相上动脑筋,无异于隔靴挠痒和缘木求鱼,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52、他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53、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54、在《吕氏春秋》中,曾经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后,有人支付赎金将其赎回来后,可以到国库中领取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别国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却拒绝国家给他的垫付金。孔子对子贡说:“你这样做不对,从此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如果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垫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
55、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56、先生说:“为学必须有个根本,要从根本上下苦功夫,循序渐进。
57、大中至正之道不是沉空守寂,本不离视听言动,知“味”即知“道”。阳明说“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目的是引出“心无体”一句,立论与《中庸》“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在同一层次。
58、“义”的本意是“宜”,什么是“宜”,通俗地可以理解为双方都能心满意足,浓妆淡抹总相宜。子贡赎回了人,付出了金钱,换取了被赎回者的自由,这个人的自由与归国不论是对被赎回的人还是对鲁国而言,都是一件令人满意的事情。如果子贡分文不取,说我精神上满足就行了,不需要物质回报。这就不宜了,别人实质上的满足需要以实质上的对等回报,这是理该如此。这是大义,为了你的小义而破坏了大义,等于给世人做了一个坏榜样。再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子贡如此高的觉悟和财力,如果下一次从别国赎回了人却什么回报都没有,还有几个人肯做这种利人损己的事情呢?没有人这样做了,善行的路等于被堵塞了,反而是大恶了。
59、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中,同样贯穿着我们国家发展建设核心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有力量,有智慧,完全符合广大人民利益致富心愿。改革开放几十年得到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力量很伟大!
60、(译文)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61、可见,王阳明的心学的第一个“好”,就在于继承和发挥了陆九渊的思想,扬弃了“二程”、朱熹等人的思想,提出了新的心学学说,重新解释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说法,创造性地提出了“致良知”学说。
62、王阳明一语道破天机——那只是因为你的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于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态度。
63、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认识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3)
64、古文观止,凡二百二十二篇,先秦至明末文章精选,古人蒙学课本,亦是为学的入门读物,余而立之年后始读,可作为中国教育是人类历史最大笑话的明证;
65、君子学知利行,“学”也须有个本原。“大人之学”与“多学而识之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自明明德涵养扩充开,盈科而后进,不成章不达;而后者务外而遗内,“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
66、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
67、从王阳明通过几次悟道,写下《五经臆说》中的一些语句,就可以得到王阳明心学的全面理解。
68、王阳明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要求从“心”获得理,夸大了“心”的重要性。
69、● 习近平主席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70、《传习录》270条,或问:“释氏亦务养心,然要之不可以治天下,何也?”先生曰:“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做幻相,渐入虚寂去了,与世间若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治天下”。
71、大意:人必须在事上磨练,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72、“求理于吾心。””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首先就来论述一下,王阳明的心学对当今社会大学生们选择正确人生观有很大指导性意义当今社会我们不谈圣人,但可以与现在的大学生作个比拟。大学生有个正确的人生观,应该就是有“致良知”的人生观,就是自己的心里要求与自已的内在素质来考虑的人生观。王阳明心学提出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对当今的大学生至关重要。否则,存有心外欲望,找工作总是以工资高,工作好,地位高来择业,导致工作很难找到,造成很大的心里压力,反而制约了自己人生发展。为此,深刻理解王阳明心学,对大学生们产生平和心态去择业有很大促进作用,对缓解大学生工作心存压力有很大帮助。其次来论述一下,王阳明心学对当今社会提高自我道德修养产生深远影响,并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王阳明的建功伟绩,就是在平乱,剿匪中把自己的心学思想与工作实际相结合而取得的。并得出了心学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从而写下了对社会的感言:
73、他提出“致良知”是为圣的内在可能性,要求人们自觉地做到“知行合一”。
74、大意:悔悟是去病的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里,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75、问:“孔子说:‘回也,非助我者也。’是说圣人真的希望弟子能给予他帮助吗?”
76、纵观历朝历代,以明代文章最差,宋濂文章多媚骨,阳明心学多偏锋,皆不足法,其原因仍不得正解。个人以为,或许中华礼貌历经5000余年,至此已垂垂老矣,国运不济,国势保守,文风英气不足,老态有余,全无汉唐气象。从学术的角度看,中国礼貌自“经重于史”的时代起,即自南宋起,礼貌的自我革新、自我反思的本事就日渐衰退。从武术的角度讲,有宋一代,重文轻武,血性渐失,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自宋始,直至近代不能复兴。名著读书随笔2自从听到你的芳名,我便在茫茫书海中苦苦地呼唤着你,找寻着你―《古文观止》。“看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最终,在我的小屋里,你与我静静地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
77、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78、我感恩党的光辉。能够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能够拥有一份呵护的家园,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党的好政策培育了我,在这里不是讲客套话,而是我的心里话,真的!为了家庭,努力工作,努力拼搏,为了人生,奋发向前,砥砺前行。
79、● 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80、阳明先生说:“人的大毛病,只是一个‘傲’字,做儿子的傲,必定不孝;做臣子的傲,必定不忠;做父亲的傲,必定不慈;做朋友的傲,必定不守信。所以象和丹朱都不肖,也都是因为一个‘傲’字,就荒废了这一辈子。诸位要常常体悟这一点,人心本来就是天然之理,原本是精精明明,没有一丝私欲沾染的,只是一个‘无我’的状态而已。心中切不可有(‘我’),有了就是傲。古圣先贤有许多优点,但是主要就是‘无我’而已。‘无我’自然能谦虚,谦是各种善行的基础,傲是各种恶行的罪魁。
81、孟子说过:“流水这东西啊,不灌满坑洼就不前进;道德高尚的人立志学习道义啊,不积累深厚而至素养见于仪表,就不能通达圣道。”孟子以流作比喻,与阳明先生“栽培灌溉”的比喻一样,阐述学者进德修业,也必须循序渐进、渐积而前;先求充实,然后才能通达。
82、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这一生。
83、另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路救了一名落水者,被救者为了答谢他,送给了他一头牛,子路竟收下了。孔子对子路的行为表示了赞同,并且说:“这样一来,鲁国人以后一定会勇于救人了。”
84、心学,吸取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85、以上便是一读《傅雷家书》后的一些感想。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后感只能记录我的一部分收获,更多的则写不出来,而是要融入身体。本来读书笔记、读后感之类就是手段而已,理解并践行其中的道理才是最后目的。名著读书随笔4七月流火的盛夏季节,我拜读了名气高扬的《红楼梦》后,心情却步入了寒风凛冽的严冬时节……
86、就文集布局而言,各朝以先秦最多,来源以左传最多,个人以韩愈最多,似取《左传》传义的宗旨与韩愈“辟道攘佛”的功绩;这与清代学者抱残守缺、空空如也的卫道宗旨也比较相符。苏东坡虽曾称誉韩愈文章“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但这本是后人敬畏先贤的溢美之词,单就文采论,韩氏文章近乎味同嚼蜡。
87、人的思想意识体糸就是人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随着伦理道德良心的存在,并且每时每刻支配着人的“三观”意识,也就是知和行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并为一体,不可动摇。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可以看透一个的意识本质。
88、《传习录》89条:“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89、王阳明心学的起点是“龙场悟道”。龙场悟道,是指王阳明因开罪宦官刘瑾,触怒了明朝皇帝,被发配到龙场,一住便是三个年头。仿佛由“天堂”坠入“地狱”。在他万念俱灰的绝望中,是淳朴善良的龙场人给予他无私的援助,使他看见了希望的曙光。他用“生命的体验”来面对人生。跳出了“以经解经”的圈子,走上了独立思考、探索人生的解脱之路。思考了七天七夜,仍未有结果。后大病一场,他发现朱熹的“格物致知”是不对的。
90、“是非只是个好恶”这一句必须正确理解,王门后学者流派众多,一些步入歧途者,往往就是对“是非只是个好恶”的理解上产生了偏差,他们认为,阳明先生说了,自己心中的好恶就是良知,所以一味听任自己的主观直觉,不做克己致知的实功,将放任沉溺于私欲误认为是遂我是非之心的洒脱。所以,尽管阳明先生说了“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但是我们更要明白,世上怕的并不是没有规矩,而是怕没有“必行”之规矩,因此,阳明先生又补充说“巧处则存乎其人”,没有能正确履行规矩的人,再大的规矩也只是一文不值的空文。
91、心学本来就是注重体悟与实践的学问,用语言来表达,是为了传播不得已而为之。对《传习录》只是翻译为现代文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将其中的含义用现代人能理解的方式阐发出来,并且融入个人的骨髓和血液,形成一种本能和习惯,所谓“变化气质”。
92、愚以为,天下文章,凡入一流者,主题可大可小,但必是一气呵成,余音不绝,令吾辈后学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文集所选文章,以单篇论,太史公的《报任少卿书》独步翰林,堪称天下第文章情真意切,气贯长虹,笔尖所及,沁人心扉。至于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前赤壁赋》则难分伯仲,全凭诸君喜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醉翁之意不在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各有所取,无有高下。非谓“天下忧乐”就高人一等,人生际遇不一样,不必苛求。
93、——华中师范大学文化教育经典研究中心学习研讨群
94、我以前以为“观止”之意为学习古文,看完这本书就能够停止了,或是吴公子季札观赏乐舞时所发的赞叹:“观止矣”(太好了)的意思。但此刻我明白了,你的“止”应当当是语助词,所以“观止”应是“大观”之意。
95、《传习录》281条:良知无前后,只知得见在的几,便是一了百了。若有个前知的心,就是私心,就有趋避利害的意。
96、佛家把心看做幻相,养心功夫渐流于虚寂,在于不明白“终”、“始”。毫厘之差,谬以千里,这是儒、释之界限。《中庸》曰“诚者物之终始”,孟子曰“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区分“终”、“始”,然后才可以说“至诚无息”,此心是活泼泼的。区分“终”、“始”,才可以说“不诚无物”,此心有仁民爱物之“用”。阳明说:“佛氏著在无善无恶上,便一切都不管,不可以治天下。圣人无善无恶,只是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不动于气。然遵王之道,会其有极,便自一循天理,便有个裁成辅相”。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