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最有名的10首诗(优美文案32句)
龚自珍最有名的10首诗
1、她的思辨能力和想像力一样强,她写哲理精辟深邃,警句连篇,耐人寻味。在一般情况下,她的理念总是带有可感知的特征,总是以有尺寸、有音响、有色彩、有质感的形体出现;但是她也不避抽象。
2、龚自珍埋葬了旧中国的学问,开启了现代新学问,他提出一个理念,“一代之治即一代之学”,意思是每个人只要把身边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就是学问的来源,比如记录一个时代的政治治理,社会治理,风土人情。龚自珍这么讲,同时也身体力行,他自己去过很多地方,也学习了很多当地语言,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当时道光年间出了一大批研究边疆风土人情的书,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海国图志》、《瀛环志略》对中国和日本现代化都起到很大作用,是启蒙的书,很多人没有想到来源是来源于龚自珍。
3、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夜坐二首》
4、以及他预言了太平天国的到来,但他没有想到太平天国的破坏力那么强,至少他利用春秋的学问,对社会做出这么一个预言,这也是读书人了不起的成果。
5、在她生前,她的诗只有10首公开发表过;其余的都是她死后30年内由亲友整理、结集,陆续出版的。
6、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龚自珍最有名的10首诗)。
7、在道光十九年,也就是鸦片战争发生的前一年,四十八岁的龚自珍因为不满官场的黑暗,决定辞去官职,回到故乡。
8、诗人登岳阳楼,触景生情,写下此诗。诗人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杜甫一生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诗的尾联通过描写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9、我劝老天爷你啊,重新振作起来,打破陈规旧律为我们降下有用的人才吧!
10、龚自珍在很多领域,比如建国方面、社会改造方面都有很多设想,并且都实现了,比如说他预言新疆必须建省,只有建省,新疆才不会成为一个国际关系敏感地带。中央政府可以直接管理,以便它跟内地的融合。一个书生50年前提出这样一个建言,很了不起。
11、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12、龚自珍在戊寅年(1818)中举之后踏上仕途,大部分时间出任区区内阁中书一职,至今已经二十年,经历了很多事,《杂诗》所谓“出事公卿溯戊寅,云烟万态马蹄湮”。辞官虽说是一种解脱,但对于看重事功的士大夫而言,又总是带着苍凉与不甘。所以,诗人才浩叹:“颓波难挽挽颓心,壮岁曾为九牧箴。”不用说,自己的家世、生平以及辞官时的那种彻骨苍凉,刺激了龚自珍的诗兴,促使他破了“诗戒”。由此,《己亥杂诗》三百余首滔滔汩汩,流泻笔底。
13、千古名句: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14、千古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5、余世存:第三次,很感谢有这么一个机会又来到西安,跟老朋友还有各位新朋友见面并分享我的新书,特别是能够得到贞观和SKP的支持。
16、严修:即炤、景天、丹鸟……都是萤火虫的别名
17、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有如春雷般发人深省的诗作吧!
18、他身上有一种张力,语言雄奇、温柔、瑰丽。读过西方哲学的人都知道,20世纪西方有一个语言转向,大家感觉语言跟我们的精神生命密切相关,大家会讲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这是年轻人知道的。而中国近代史上的语言转向,就是龚自珍的太老师——戴震先生率先发动的,龚自珍更是语言学转向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把历史和现实问题纳入汉语言当中,这种语言摆脱了传统考据那种小学工夫,直指人心,导致龚自珍的语言有一种魔力,为什么龚自珍会在200年来得到中国精英阶层的喜欢,因为他是一个金句大王。他去世的时候,诗文被一代又一代的士大夫和诗人偷用,后来这个现象演化成诗歌史上一个很奇特的现象——集龚。集龚你们都知道,这是文人的游戏,就是说梁启超从宋人或者杜甫的诗里面看到一个句子喜欢,跟他的句子集成另外一首诗,这样的现象是文人的雅好,但是没有人有像龚自珍的诗一样,这么多人去集。
19、先说两句闲话吧,余老师,您是第几次来西安?
20、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21、因为这时候的诗人只是一个平民,无权无势,只能寄希望于英明的皇帝,掀起一场震天动地的变革,来改变中国的命运。可是他的希望能实现吗?
22、还有一种相似,龚自珍被当时的精英阶层称之为龚呆子,红楼梦里面的贾宝玉也是呆子。鲁迅评价贾宝玉,“悲凉之雾遍披华林,然呼吸领悟者只宝玉一人而已”,龚自珍在中国近代史也是最早感受到了一个民族或者一个文明体,无可奈何走向没落和衰败的感觉,也正是因为龚自珍有这样的感受,他对时代的很多预判都比较准。
23、弗罗斯特的诗歌最初未在美国引起注意,1912年举家迁往英国定居后,继续写诗,受到英国一些诗人和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的支持与鼓励,出版了诗集《少年的意志》(1913)和《波士顿以北》(1914),得到好评,并引起美国诗歌界的注意。1915年回到美国,在新罕布什尔州经营农场。他的诗名日盛,于1919191943年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并在几所著名的大学中任教师、驻校诗人与诗歌顾问。他晚年是美国的一个非官方的桂冠诗人。在他75岁和85岁诞辰时,美国参议院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他的诗歌在形式上与传统诗歌相近,但不像浪漫派、唯美派诗人那样矫揉造作。他不追求外在的美。他的诗往往以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开始,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他的诗朴实无华,然而细致含蓄,耐人寻味。著名的《白桦树》一诗,写一般人总想逃避现实,但终究要回到现实中来。《修墙》写人世间有许多毫无存在价值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墙。除了短篇抒情诗外,他有一些富于戏剧性的长篇叙事诗,刻画了新英格兰乡间人物的精神面貌,调子比较低沉,亦颇有特色。在格律方面,弗罗斯特爱用传统的无韵体和十四行体的各种变体,在节奏上具有自己的特色。
24、整组《己亥杂诗》都依稀闪烁着微茫、敻谲、古艳、悱恻、雄奇等种种情调。对龚诗的这种风格,我曾抽取他自己诗句中的文字来加以概括:集“玉想琼思”、“唐愁汉恨”、“水瑟冰璈”、“楚骚汉艳”于一身,几乎达到了文字表意功能的极限。这也是晚近黄遵宪、南社诗人乃至文学史家痴迷龚诗的原因。
25、而到了杭州,诗人悼念了一位往昔的故人。这位故人是杭州的一位女子,似乎在前一年即1838年病危。诗人并未来得及见她最后一面。诗人是知道她病危、病逝的消息的:“拊心消息过江淮,红泪淋浪避客揩。”等到了杭州以后,诗人只能看着她生前的小楼,梳妆的镜子,想着她曾经的生活与足迹:“小楼青对凤凰山,山影低徊黛影间。今日当窗一奁镜,空王来证鬓丝斑。”诗人更进而哭诉道:“天将何福予蛾眉?生死湖山全盛时。冰雪无痕灵气杳,女仙不赋降坛诗。”好一句“生死湖山全盛时”!
26、释:四海都进入了秋季,一室很难保留住春天。指每个人都应关心国家大事。
27、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道长正握着笔,皱着眉头起草祈雨的祝词。当得知他就是著名的诗人龚自珍后,道长高兴极了,马上请他帮忙来写这篇祝词。
28、创作背景: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说明这是王维十七时的作品。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风土记》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头,言辟热气而御初寒。”
29、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30、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结束。结束之后第二年,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31、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