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句子网 > 浪漫句子 >

孙中山名言名句爱国(优美文案34句)

时间2023-08-22发布admin

孙中山名言名句爱国

1、  孙中山《兴中会章程》:“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2、拚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近代民主革命女志士 秋瑾

3、  “振兴中华”这个口号,是孙中山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第一次喊出来的。10年后,他发表了一篇向美国人民呼吁的.文章——《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孙中山名言名句爱国)。

4、唐·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陇山:或称陇坂,在今陕西陇县西北。宇文判官:作者的同僚,时为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属下判官.王事:犹言国事。塞垣:此处泛指边塞。这几句大意是:你为国事奔走于万里沙场,于自身一无所求。诚然也知道边塞的酷寒,征战的艰苦,但这一切难道是为了封侯觅爵,为自己的妻儿打算吗?这是诗人赞颂同僚的话,同时也是诗人自期自许之语。英风豪气、爱国激情、忘我精神洋溢于字里行间。这就是唐诗中所谓的“盛唐气象”。

5、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就要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奥斯特洛夫斯基两卷集》(孙中山名言名句爱国)。

6、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 鲁迅

7、宋·陆游《金错刀行》。楚虽三户能亡秦:战国时楚亡于秦。想复仇的楚国遗民唱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民谣,这里为陆游借用。堂堂:盛大貌,这两句大意是:楚国虽然只剩下三户人家,还能报仇雪恨,灭掉秦国,哪有堂堂中国无人抗金之理!这两句以对比、反问的笔法借古喻今,抒写了抗金复国的壮志,表现了对民族力量的自信,基调是高亢的。但从作者所借用的民谚中,从“堂堂中国”“空无人”的对比中,依旧可以体味到这种高亢的基调中仍夹杂着悲怆的音弦,带有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气息。

8、无论哪一件事,只要从头至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孙中山

9、中国近代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 梁启超 《读陆放翁诗》

10、我们法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的祖国的。——居里夫人

11、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

12、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

13、  中国人民有比海洋、天空更为宽广的胸怀,但我们的眼睛里也决容不下沙子。

14、近代中国面对的问题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张,也就是说要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这就从近代中国面对的无数矛盾中提纲挈领地抓住了三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并且明确主张要用革命的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

15、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来。俄国诗人 马雅可夫斯基 《马雅可夫斯基诗选》

16、爱国主义是一种生动的集体责任感。 奥尔丁顿

17、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18、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

19、晚清官员,民族英雄 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20、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与事者,君子弗为。

21、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dao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22、真正的爱国主义是不分党派的。 爱国的名言18世纪英国小说家 托·斯摩莱特

23、学者贵知其当然与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谓为学。

24、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爱国的名言

25、  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中国才会有振兴的一日!

26、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27、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半夜无眠多次长叹,常常为国家命运担忧。

28、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29、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

30、善用其所学,以利导我国家。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

31、出自:清代·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32、真正的爱国者是爱人类的,爱国决不是排外。 马铁丁

33、见宋·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鲈(lú卢)鱼:一种体侧扁,嘴大,鳞细,肉味鲜美的鱼。脍:把鱼肉切细。“尽西风”二句:《晋书·张翰传》:张翰,吴中人,在洛阳居官。“翰(字季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这几句大意是:请不要说家乡的鲈鱼脍多么味美,尽管现在西风已经吹起,张翰可曾归去?(言外之意是:我不愿学张翰那样忘怀时事,心系桑梓,见西风起就弃官归乡。何况北国早已沦陷,我这个“江南游子”已经无乡可归了。)在中国原始宗教中有一种固执的“厚土”观念,受这一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重土轻迁,故乡之情特别浓厚。因此,在中国文学中,桑梓之念,莼鲈之思,故乡明月,霜鬓乡音已成为历久不衰的主题,思乡怀归之情成为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思想感情。而辛弃疾在这首词里,表示自己为了抗金复国,以国家时事为重,不以家乡为念,不愿学习张翰那样弃官归乡,希望有所作为,一片赤诚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作者借典故言志,不仅经济笔墨,丰富词的形象性,而且能加强表达效果和感染力,这种艺术手法仍可借鉴。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