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用格物致知造句(优美文案88句)

时间2023-05-20发布admin

用格物致知造句

1、致知: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

2、这则编写补充了艺术家个人背景信息,在有限的篇幅里进行缩写,并调整了语序。

3、王阳明是明朝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传习录》是王阳明讲学答问和书信集,对于知行合格物致知论述的非常清楚。

4、性本虚灵,动而为心。心本清净,染物而浊。浊则为意,意驱为念。而要点在于物能乱心。所以,不让心乱于物,也就是不生死于物关键是“机在目”。

5、提到“格物致知”,不得不说说儒家的“知行合一”。儒学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重教育,教化育人,是深植于国人的一贯的思想行为中,有厚重的文化基础。认识并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并修正提高认识。“知行合一”,是现代人提高认识,并以“知识”的方式,“修养身心”的过程。

6、生:我找的短语有两个:“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用格物致知造句)。

7、针对各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周欣老师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8、师:其实,作者为了引起我们当代学生对格物致知新的认识和思考,还摆了一个事实,大家能够找出来吗?

9、如果你能想到一个日常会使用的词语,就不要使用外国短语、科学词汇或术语;

10、朱熹所谓的“致知”的“知”、所谓的“格物”的“物”,指的是外界的知识和外界的事物。而陆九渊和王阳明所谓的“致知”和“格物”,“知”指的是我们内在的良知之“知”,“物”指的是我们内在的心性的内涵和属性,这个“物”是一个虚说,而不是说真的有个东西,它指的是我们心性之中与生俱来的内涵。

11、(学生读书,寻找,做记号,交流。)生8:“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研究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有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2、④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13、诚恳的心意;使其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

14、生:是为了论证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的道理。

15、现时代的中国,九年义务制教育,人人都有了“教化”的基础。高等教育的普及,更是让人的能力能够得到尽可能的提高。知识的传播,在40年的改革开放经验总结中,展现的也是教育在国人身上迸发出的力量。

16、师:摆这两个事实,作者有什么意图?生12:举王阳明的例子,是为了论述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举自己的亲身经历,是为了论述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的。

17、文本信息结构和字数适中。作品依然是参观的主角,作为诠释的展签,需要一个简单灵活而不复杂的文本层次结构,向观众提供一条通向深层思想和信息的清晰路径。字数的限制并不阻碍观众对于内容的吸收,相反地,人们可以自行补充、从易到难。

18、作者认为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4分)

19、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2分)

20、主持人:今天潘老师为我们讲解了“理学”的代表人物朱子对“致知”和“格物”的理解,那么“心学”的代表人物对“致知”和“格物”又有着怎样不同的理解呢?好,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21、……师:可见,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是论述严密的前提。

22、师:很好,读书很仔细,你把第9小节中的关键词语给找出来了。还有其他的短语或句子了吗?(学生继续浏览课文,寻找。)

23、生4:我找的短语有两个:“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

24、师:你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生14: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师:哦,中国的学生要学好自然科学,就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刚才,老师注意到,你在读11小节的事实的句子时,似乎漏掉了一个词?

25、袖手旁观 (xiùshǒupángguān)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袖手:把手揣在袖子里。

26、谨记为“你的观众”书写诠释。谁需要展签?书写者需要警醒这不是为自己写的,也不是写给艺术家读的。因此美术馆需要站在观众的角度来解释展览的出发点和内容,转化那些多数人无法识别的地点、人物和物体,平衡和融合各种词汇和想法,使文本更具有普及性:即便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观众也不太可能对每个学科都有所了解。

27、比较选文第⑤段与下面这则材料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不同?并简要分析各自的作用。(6分)

28、爬上最高的境界,你会陡然发现:那里的景色竟然是你司空见惯的。

29、事实上,展签也曾作为叙事的主角进入策展的视野。1994年在波士顿美术馆的“展签展:当代艺术和美术馆”(TheLabelShow:ContemporaryArtandtheMuseum)上,邀请了不同人士来为美术馆展品书写展签,包括艺术家、艺术家的亲戚、艺术学院学生、剧作家、电影导演、教授、高中生、女权理论阅读小组成员、美术馆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甚至给艺术品商店里的复制品也写了展签。此举不仅让观众思考作品的选择、复制背后的各种因素,也触及了博物馆创造展示的语境和整个过程当中的伦理:展品为什么出现在这里,谁在策划谁,谁需要它,谁的声音被听到,拥有它的是公共还是私人,其中的世界观是殖民的还是世界的……对书写的认真探究下,一切无可遁形。

30、总之,从文章成果——思想入手,用心地去探查思想的过程——思维,理清作者所论述问题的内部逻辑联系,再透过文本语言及表述的视角,触摸作者情感流动的蛛丝马迹,蕴藏于文章内容及形式的作者思想、心迹及语言奥秘也就一览无余了。

31、师:这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啊。(板书课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2、阅读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段,回答第11-14题。(14分)

33、生(合):第7小节。(板书:重动手,戒清谈)

34、从物开始,先介绍喷泉的历史和演变,进而描述作品中可见的直观事实,再结合艺术家创作脉络和意图进一步判断,最后开放感受和讨论的空间。

35、这取决于我们如何认知自己在艺术链条上的角色。美术馆一端连接着艺术品、艺术家、艺术史,一端始终与观众相连。这让它与画廊、研究机构截然不同。我们相信,在此观众不是“受众”,而是与艺术同为“主角”。

36、国人重“道德”。格物致知,不仅是“育德”,更是重“道理”、明“事理”。“道德”离开了“道”,则变成了“无道”的顺从,只会产生“奴役”,是看不清自己,看不清外界的“愚昧”。

37、朱熹对“格物”的“物”的理解,与陆九渊、王阳明等别家学者也是大不相同的。他将“物”理解为与感官相对的外界事物,即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身体感受到的这个自然界的、物理世界的事事物物。他所理解的“物”,是形而下之事物;是与我们的感官相对之事物;是纯客体之事物;是时空范围内有限之事物;用哲学的话说,是现象界之事物;用更哲学化的表达,是心体性体处于离其自己阶段内形成之事物;用佛家的语言表达,是缘起缘灭之事物,是属于现象界而不属于自在界之事物,即不属于本体界之事物。

38、格物就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本体之证”,通俗一点说,做什么事心是否得正,本身的一切行为就可以证明,也是心和行合为一体,就是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39、艺术家程新皓从2013年至今,对中国西南与越南、老挝交界地区的“莽人”展开漫长的实地调查。自称为“莽人”的族群一直按年代久远的习惯生活至今,国内则将此族群命名为“布朗族”。居住在这片地区中的人,顺着山势来回迁徙,过着与平原地区农业社会截然不同的生活。

40、我们先解释一下关键的几句话。“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此“心”不是孟子所谓的“本心”或者叫“四端之心”。孟子所言的“本心”或者叫“四端之心”指的是良能、良知之心,是心体之心,是先验智慧之心,是性体本有自明之觉心,是绝对之心和形而上之心。朱子此处所言之“心”,是经验之心,是后天之心,是感官认知之心,是相对之心和形而下之心。朱子所言之“心”,可成就经验知识和经验智慧,依此知识和智慧,可成就人文文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但不能成就自律道德下的德化人生和圣贤境界。在后天,心灵依于感官和经验智慧而认识到的“物莫不有理”之“理”,指的是外界事物的形构之理、材质之理、形而下的物理,而不是形而上的超越之理、存在之理、心性之理、生命之理、绝对之理、解脱之理、觉醒之理。

41、生:举王阳明的例子,是为了论述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举自己的亲身经历,是为了论述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的。

42、主持人:潘老师,在上一期节目中您为我们详细解读了“致知”这个概念,那这一期是不是该说说“格物”了?

43、长者,博士,教授,物理学家,院士,伟人,无论那一种身份,他都能对学生指手画脚、谆谆教诲。但他偏不。他以一个身边的人,普通的人,值得信赖的人,有切身体会的人,对学生娓娓道来。请看:“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留学生,我想借这机会......”(有针对性,亲切随和);“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有经验,值得信任);“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谦虚随和);“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虚心亲切);“希望我们这一代”(亲近和蔼,谦虚谨慎,热情真挚)。

44、佛家则是“修持身语意而三密相应,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登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45、潘麟先生:好的。“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是以《大学》始教”的意思是从《大学》开始教导我们。朱子论《大学》曰:“此一书之间,要紧只在‘格物’两字,认得这里看,则许多说自是闲了。”朱子也认识到,整部《大学》最要紧、最核心之处就是“格物”两字。“认得这里看,则许多说自是闲了”,翻译成现代语言的意思是:只要把“格物”弄清楚了,《大学》里别的语言都可以不看、不要。在朱子的心目中,“格物”两字就是画龙点睛的“睛”,只要我们得到这个精髓,别的都可有可无。“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这是朱子著名的“即物穷理”一说之来源,其意为:在我们已经了解和掌握的事物之理(形而下之物理)的基础上,(合乎逻辑规律)不断地推究其根源。简言之,以已知推求未知。这是典型的经验知识的使用方法。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使用的方法,就是用已知的知识不断地推求出更多未知的知识,这正是庄子所言的“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朱子认为他的“即物穷理”之说直承《大学》“格物致知”之教而来,是《大学》承其先,他只是当然地继其后而已,故而有“是以《大学》始教”云云。问题在于,自《大学》开始,是不是如此这般地教导后人?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回答是:不是这样的。由此可见,这是朱子对《大学》“致知”和“格物”的误解。

46、GuyBen-Ner夫妇和两个孩子借用世界各地的宜家商店场景拍摄了《StealingBeauty》。影片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现了一家人关于盗窃、财产、家庭权利的对话,而拍摄本身未受商场的许可。艺术家生于1969年,生活工作于特拉维夫、柏林和纽约,信奉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影片最后,两个孩子以宣言的形式说道:“‘如果不被它支配,你就不能支配它。偷窃,并且让别人偷窃。让财产自由地流动,这样它就不会缠绕你的家’”。

47、师:你找的可真准确,有补充的吗?……我们就一起来自由朗读这些句子,这些句子虽然表述内容不同,角度不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你能说说这些观点中的共同点吗?(学生读这些句子,思考。)

48、(学生读书,思考,讨论)生12:主要摆了两个事实:一个是王阳明的例子,还有一个是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

49、生:中国学生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50、当代艺术、尤其研究型的展览,本身对观看者的思考和感知习惯有一定要求。此外,展签信息不足、语言不能有效到达、让人疑惑等,都是产生挫折感的重要原因。这也意味着美术馆有可能因为自身话语体系而成为了令人生畏的空间。

51、师:他说的对吗?……老师觉得,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非常重视谴词造句的,类似的用法的词语,大家还能再举几例吗?

52、师:你的解释来自于课文注解。老师觉得,我们完全可以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或者短语,来解释“格物致知”的,大家愿意试试吗?

53、我们解读议论文的传统方法是以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为抓手完成对文章的解读。由于是对文章进行切割理解,显得完整性不足、严谨度不高、逻辑性不强。如果从思想、思维以及语言表述的角度来解读议论文,也许可以弥补传统解读之法的不足。逻辑思维中,最常见的一种模式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后两词的顺序可交换),将其迁移应用于初中议论文解读中,可谓屡试不爽。下面,我就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为例,谈谈具体操作流程。

54、从本文来讲,就是怎样才能正确地格物致知。文章承第二自然段“中国传统教育”开始论述。3—5自然段论述了传统教育的弊端。第3自然段论述了传统教育出现弊端的根本原因——教育是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而非寻求新知。第4自然段列举了王阳明格竹失败的例子,论证了传统教育并非真正的格物致知。第5自然段分析王阳明格竹失败的原因:儒家传统观点的影响,并以“经验告诉,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来引起下文。显然,文章是从反面来论述。作者告诫中国学生,这是错误的格物致知。那么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格物致知呢?文章6—10进行了具体的论述。文章6自然段表明了我的身份以及对格物致知精神的态度。貌似闲笔,实则另有深意,下文中我会专门阐释。文章7自然段论述了获取新知的唯一途径:实地实验。第9自然段分别论述了实验的方法:积极探测、计划目标。第10自然段总结:新知的突破、发展不易。显然,这是从正面来论述如何才能正确地格物致知。

55、知行合一来说,知和行原本就是一个行动,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行动。知就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结果。

56、师:同学们认为,去掉“往往”这个词,句子的意思有变化吗?

57、将人们带进作品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从中收获无论是在审美上的提升,知识的增加或是个人的成长;

58、②这则材料运用了比喻论证(1分),阐释了科学实验虽然艰巨、复杂,却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1分),使论证更生动形象(1分)。

59、格物致知 (géwùzhìzhī)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命题。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知识不够完备。只要通过格物的功夫,去掉人欲,对于天地万物之理就无所不知了。

60、主持人:“品味儒家经典,享受中华文化。”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东学西渐》之《大学》,我是主持人刘倩。今天为我们进行解读的,是当代著名学者潘麟老师。潘老师您好!

61、如果说疫情和社交隔离给人们带来的是无法身临公共空间触摸体验的一段空窗期,那么美术馆更需要切身设想被新常态悄然改写了的人们会有怎样的期待,才能做好重新回到公众面前的准备,带来久旱后的甘霖。于是,在闭馆期间,我们再度回顾了2019年度以时代美术馆观众为样本的调查总结。

62、②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1分)。

63、我们今天要引用的,是朱熹补上了脱漏之处的版本,我们习惯上把它称为朱子新编或朱子新版《大学》。朱子新版《大学》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朱熹认为前一部分是孔子的原话,所以开篇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等一大段话,他称其为“经”;后一部分内容引用了《诗经》,还包含了曾子的话,朱熹认为这一部分内容是由七十二贤人及七十二贤人的再传弟子说的话,他称其为“传”。他把“传”又分为很多个章节,在“传”的第五章,朱熹以“按语”的形式补入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段话:“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这段话表达了他对“格物”和“致知”的认识,其历史影响非常深远。

64、所以格物简单说来,用自己学得的知识来分析和判断周围的人物和事物。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建立完善的三观。致知就是懂得“本心”分辨是非真假,与此同时,在与别的人和事接触时更进一步的了解自己,更好的找到自己的定位。

65、水作为一种无法被仿造的物质,和其他仿制的形象放置在一起,营造出一个并不属于现实的场所。作为艺术品的“喷泉”是对喷泉形象的挪用和再造——水泵,防水布,钢架,广告布,与我们的经验产生落差——由“假景观”带来对自然的征服感,却被包裹着的工业垃圾破坏。

66、陆九渊和王阳明对“知”的定义是非常清楚的:“致知”的“知”是良知的“知”,即先天本有的心性的诸般内涵,而不是朱子所说的后天的、外界的知识。“致”就是抵达、到达的意思。一个是对生命科学的探索,一个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探索,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

67、“格物致知”之所以难于解释,而使儒学界争论达千馀年。首先难处是因为“格物致知”乃是《大学》八目的基础功夫,更是“诚意正心”的修持基础,也就涉及了心性修为的根本基础,而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通于先秦道家之学。

68、潘麟先生:好的。“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是以《大学》始教”的意思是从《大学》开始教导我们。朱子论《大学》曰:“此一书之间,要紧只在‘格物’两字,认得这里看,则许多说自是闲了。”朱子也认识到,整部《大学》最要紧、最核心之处就是“格物”两字。“认得这里看,则许多说自是闲了”,翻译成现代语言的意思是:只要把“格物”弄清楚了,《大学》里别的语言都可以不看、不要。在朱子的心目中,“格物”两字就是画龙点睛的“睛”,只要我们得到这个精髓,别的都可有可无。“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这是朱子著名的“即物穷理”一说之来源,其意为:在我们已经了解和掌握的事物之理(形而下之物理)的基础上,(合乎逻辑规律)不断地推究其根源。简言之,以已知推求未知。这是典型的经验知识的使用方法。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使用的方法,就是用已知的知识不断地推求出更多未知的知识,这正是庄子所言的“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朱子认为他的“即物穷理”之说直承《大学》“格物致知”之教而来,是《大学》承其先,他只是当然地继其后而已,故而有“是以《大学》始教”云云。问题在于,自《大学》开始,是不是如此这般地教导后人?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回答是:不是这样的。由此可见,这是朱子对《大学》“致知”和“格物”的误解。

69、师:恩,“探测”!我觉得在“探测”这个词语前面除了“积极”以外,还可以找到几个修饰语,你能够试试吗?

70、提示观众将自己的直观感受也视为作品的组成部分之一

71、在古代,意欲将高尚的德行弘扬于天下的人,则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则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调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则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72、本文是丁肇中先生在“情寄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文章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最后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

73、夫固谓一人锲而不舍,则行美于本性矣。(章炳麟《菌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以此共勉。

74、今天,你在时代美术馆展厅能看到的每张展签,均是源于这次对“美术馆基本功”的重访和自我纠缠。从“格物致知”一位观众的留言中,我们也为举办“诠释写作工作坊”前的一个自我提问找到了答案:

75、追根求源,zhuī gēn qiú yuán,成语,作谓语、宾语、状语,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同“追本溯源”。

76、《礼记‧大学》中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传统国人个体的修身养性,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道路成长过程。

77、喷泉起源于古希腊,是古代城邦为了应对人口激增对日常用水的需求,提供饮用水的基建设施。建造所需要的大量资源和调配能力,逐渐使其成为国家权利象征,当水资源的调配不再依赖喷泉,今天它成为具有公共性的装饰景观。

78、敌人对谈判并无诚意,仍在继续加强准备,补充兵员.和别人交往。

79、同学们,通过学习丁肇中教授的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希望同学们重实验,勤动手,在积极的探索过程中,享受到求知的快乐。

80、生:举王阳明的例子,是为了论述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举自己的亲身经历,是为了论述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的。

81、既然朱子如此理解“致知”之“知”和“格物”之“物”,那就不难理解为何朱子将“格物”之“格”解释为“至也”,即“到、到达”的意思。“格物”的意思是指我们的五官、精神、思维,要尽可能深入地抵达我们所要认识的事物以及这个事物的内部结构等方方面面,以使我们尽可能全面地、透彻地、细致地认知这个事物,这就叫“格物”或“致知”。所以在朱子的世界中,“格物”的“格”和“致知”的“致”是一个意思,都是到达的意思,“致知”就是到达知识最深处的意思。

82、(出处):《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83、我们先讲朱子。朱子将“致知”之“知”理解为主观的、主体的认知功能,就是认知能力,以及依此认知能力通过五官所获取到的各种外界信息和知识。它同时指这两者:一方面指我们内在的这个认知主体,同时又包含着这个认知主体透过五官对外界产生的认知及积累的知识,统名曰“致知”。如此理解“致知”之“知”,则其“知”即为通常意义上的“经验知识”和“经验智慧”,为感官所感知的外在之知识、后天之知识、耳目见闻之知识、经验之知识、形而下之知识、逻辑支配下的事物的结构性知识、对经验的归纳与综合之知识。用现代的话说,“知”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知识,只有极少部分知识涉及生命科学。在儒家,它不叫生命科学,它叫内圣之道或仁义之道。内圣之道也好,仁义之道也好,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属于生命科学这个范畴,属于生命科学知识。这是对“致知”之“知”的理解。

84、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

85、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86、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87、为上述文本补充了一个角度:把重点放在家庭教育。亲子角度的亲切叙事,使普通观众更容易进入和产生共鸣。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