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优美文案37句)

时间2023-08-01发布admin

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

1、关于一个人是否可以自杀的问题,借由格贝的追问“你说不容许对自己下手,又说一个哲人会愿意追随死去的朋友,这话是什么意思”(61D),苏格拉底这样解释:

2、格贝看来是没有被说服的,所以苏格拉底做了第二次论述。不过,格贝依着苏格拉底的结论,从《枚农篇》里“学习实际就是回忆”的说法出发,指出如果灵魂在投生之前不存在的话,回忆就是不可能的(73A)。

3、久而久之,他的名字在希腊家喻户晓,甚至于他在上午才说到的一些趣事,晚上就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还有人把他的经历编成了戏剧。直至他被捕入狱,关于他的一切全希腊上下已是无人不知。那些在审判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例如那个不识字却因为通晓神意而卖力叫嚣的粮油贩子——深信他们是在为社会尽职,为城市除掉一个只会教给奴隶懒惰、罪孽和不满的“学术界”的危险分子。 

4、依法雅典人每年可以放逐一位政治领袖,由公民大会投票选出。因以破碎陶片充作选票,而得名“陶片放逐法”。

5、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他那时代里,还有人认为应该以取自荷马史诗的箴规懿训为所有生活的圭臬。由此话可知,柏拉图时代也有不作此想的人。荷马的世界观依旧有些人奉行,但有些人已经不相信了。《理想国》的开篇所讨论的,以及贯穿全书都在孜孜以求的是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什么是正义?一个人怎样度过一生才是幸福的?(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

6、 在苏格拉底一案中,一方是追求真理、舍身取义的伟大哲人,另一方则是以民主自由为标榜、被视为民主政治源头的雅典城邦。

7、但这个意思显然没有被格贝和辛弥亚体会出来,所以他们才会反问苏格拉底,怎么能如此轻易地放弃为主宰他的神服务而感到不犹豫?(62D)

8、《裴洞篇》哲理和文学性兼具,读来像是眼前上演了一出苏格拉底人生最后时光的悲剧。在所有见证这一事件的人当中,却没有柏拉图的身影。按主要叙述人裴洞的说法,原因可能是“柏拉图病了”(59B)。(《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p20以下援引未注出处的都摘自此译本)

9、苏格拉底讲完自己的方法论后,获得了在场者的一致赞成,裴洞说,大家“一致同意有各式各样的‘型’存在着,分沾这些‘型’的其他事物从各自分沾的‘型’得到自己的名称”(102B)。

10、这么弯弯绕的论述,的确容易把人给搞晕了。格贝看起来是被说服,但辛弥亚看起来还是有些不确定。

11、从现在的角度看去,这样的解释多少有点玄虚、宿命与牵强。但是,你一旦联想到中国人所说的“气数”,联想到王朝兴衰更替的“历史周期率”,你又不得不佩服2500年前先哲的洞见眼光。但是,这种佩服不能行之过远,否则,就会囿于在《周易》中寻求当今之修齐治平之策而不能自拔。

12、首先是原、被告辩论,然后举证,最后议事会投票。议事会以280:220的投票结果,以不崇拜神灵和腐蚀青年的罪名判处老人死刑。

13、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布鲁纳

14、苏格拉底去了,到他的神那里去了。“哪一条路更好,惟有神知道”。千年的步行者们越走越远,但是谁都无法从他们心中抹去这个虽然虚幻的名字――苏格拉底。

15、今天我们捧读伟大轴心时代的中外经典,总会发现中西文化与政治传统中太多的不同与相同之处,我国先贤们所推崇的贤人、圣人之治,与柏拉图所向往的“哲人王”所统治的理想国,是多么地想类似啊!只是中国的士大夫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去当一个哲人王。以至于,我们所看到的正义,仍旧只是强者的利益!

16、他的理解是,遵守判决是为了彰显法律的严肃性。作为一个哲学家,连“非正义的判决没有遵从的义务”这一简单道理都没弄清楚;他想到的是遵守法规,树立权威,维护国家秩序,却忽略掉了“恶法是伤害正义的罪魁”又一简单道理。可见,作为著名哲学家的他,所代表的古文化的局限性有多大。

17、苏格拉底之死是对正义和法律的最高维护与忠诚

18、苏格拉底引申出了“智慧”(wisdom)的定义:在灵魂不被感官束缚,单独由其自身关照自身时,它就进入那纯粹、永恒、不朽、不变的领域,与那些不变的事物同在,永远如一时,灵魂的这种状态就被称为“智慧”(79CD)。

19、商鞅曾经是国君秦孝公最得力的大臣,他通过严刑峻法治理秦国。据称,他做事刻薄狠毒,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二次改革变法,以激进而残酷的方式推行变法,以至“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天地”。

20、在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国家或者其他政治实体普遍建立在天主教或东正教这一宗教纽带基础之上;即便是在近现代,苏联、美国的政治设计也离不开对于某种政治目标——信仰的另一种形态的追求。“虔敬或信仰是公民的自然条件”。对于雅典而言,信仰体系是城邦政治参与的基石,而公民对政治的参与则是整个城邦生存的基石。

21、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同现代世界形形色色的民主政治并不一样。

22、(费城制宪会议的成功,是一种新的价值观的胜利,同时也是理性与利益的一次妥协)

23、第一哲学家ID:firstphilosopher

24、更重要的是,人活在世界上,要把关注的重点由外在转向内在。苏格拉底为希腊哲学注入了强心剂,激起了无比汹涌澎湃的浪涛,余波甚至绵延至今。苏格拉底以他的实践和人格为后世哲学家树立了不朽的榜样。

2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26、格贝:是的,苏格拉底,你说的看起来是正确的。Andyethowcanyoureconcile thisseeminglytruebeliefthatGodisourguardianandwehischattels,withthecomplainingwillingnesstodiewhichwewerejustnowattributingtothephilosopher?(但是刚才我们才指出哲人是愿意去死的,而你又说神是我们的守护者,我们是神的所有物,这两种说法你怎么协调统一呢?)Thatthewisestofmanshouldleavewithoutreluctanceaserviceinwhichtheyareruledbythegods,whoarethebestofrulers,isnotreasonable;forsurelynowisemanthinksthatwhensetatlibertyhewillbeabletotakebettercareofhimself.(最有智慧的人会干脆地抛弃为主宰他们的神服务是说不通的,因为他不会认为自己获得自由后就能更好地照顾自己。)

27、“多么奇怪啊,朋友们,我们通常称为快乐的这种感觉真怪!它跟它的反面痛苦不可思议地联结在一起。这两种感觉绝不会同时来到一个人身上,可是这人如果追求其中之并且抓住了它,就会不由自主地获得了它的反面,好像二者联在一起似的。”(60B)

28、但是,苏格拉底这样的说法,依然没有完全说服辛弥亚和格贝(84C)。

29、孰是孰非,谁善谁恶,不那么泾渭分明,感情上的取舍则成为一种痛苦的折磨,因而其悲剧色彩愈加彰显。

30、很显然,格贝反问苏格拉底时指涉的神,是主宰生者的神,而苏格拉底自己的辩解词里所说的神,是死后灵魂将去面对的神。两个世界里的神是不同的,而且在苏格拉底看来,自己死后灵魂要见到的神是最为善良的。

31、苏格拉底去了,到他的神那里去了。“哪一条路更好,惟有神知道”。千年的步行者们越走越远,但是谁都无法从他们心中抹去这个虽然虚幻的名字――苏格拉底。

32、所以,之前的所谓“民主”都只是一个假想而已。

33、如果您对文章感兴趣或者有何意见建议,欢迎留言或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回复并安排处理。欢迎投稿或者推荐优秀稿件,获采用者有精美纪念品赠送,感谢大家的支持!联系邮箱:szsfxh88@1com。

34、雅典人民才有法治的保障。在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必须死,因为雅典的法律需要生存。所以苏格拉底毅然选择了赴死。

35、实际上,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之口的洞见,还不仅仅只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数”,他依据过去曾经存在或不存在的形式多样的政体,进一步论证了理想国解体后的城邦政体形式: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极权政体),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演化、转变的。迄今为止,人类政治的发展,其政体形式仍在柏拉图所描述、设想的范围之内而未出其左右,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而且,在柏拉图眼里,民主政体并不是什么最好的政体,而极权政体绝对是最坏的一种恶性政权,则是历史发展至今的一个不争事实。

36、如果说革命是实现正义和恢复秩序的行为,那么洞穴哲学家的献身,同革命者一样,目的在于将旧秩序中受桎梏的人带出,进入新的、真实的、善的世界。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