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名的端午节古诗四句(优美文案25句)
最有名的端午节古诗四句
1、《端午日》年代:唐作者: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2、唐玄宗大概很爱过端午节。除了这首《端午》,他还写过一首《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描述的是端午节宫廷宴会的场景。在这首诗的序中,他写了这样一句话:“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可见,将端午与“乐”联系在一起,在当时并无不妥。
3、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4、一批犹太人在中国居然居住了1000年?还是中华56个民族之一?
5、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6、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7、宋代民风醇厚,节日也每每过得酣畅。端午节,宋人不限初五这一天,而是从初一到初五。“节物”主要有桃柳枝、葵花、蒲叶、香艾。初五日,人们把节物陈于门首,用茶酒供养。天未亮时,将艾草插门上。或将艾草编为人形,或饰成张天师像。
8、正是浴兰时节动。——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9、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0、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11、在唐代,端午是重要的节日,不仅老百姓过,宫廷里也要隆重地过。唐玄宗的这首诗,写的就是宫中过端午节的情景,并借节日表达对国家的祝福和对臣子的勉励。
12、杨巨源来时三月春犹在,到日端阳节又临。珍重主人意勤腆,满槃角黍细包金。
13、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白头行客,不采苹花,孤负薰风。
14、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远贺之。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但誇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5、这首诗语言质朴,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那榴花繁多的山村风光,那江南端午的风俗习惯,那字里行间的闲适惬意,浮现在我们眼前,感受在我们胸间。没有装饰,所以诗美;没有做作,所以情真。这,就是诗人所说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写作境界。
16、(赏析)文天祥以怀念屈原开头,在端午节缅怀屈原的爱国事迹,实则为了表达自己报效祖国的决心。
17、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8、在这端午热闹之际,作者看到周围有浓郁的节日氛围:“挂艾草、悬蒲剑、饮蒲酒,划龙舟...”,但作者年事已高,感慨到人生易老,年华易逝。
19、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20、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21、端午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各地的传统也都不尽相同,这让它变成了一个内涵无比丰富的节日。在这一天,我们可以抚今追昔,纪念古代仁人,可以包粽子、插艾草,体验民俗活动,也可以单纯地享受假日。毕竟,若是屈原、伍子胥、文天祥复生,他们希望看到的,也应是繁荣欢悦的盛景。
22、“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与同时代词人王观的那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有异曲同工之妙。接下来,视角由景过渡到人,顺便自夸了一把十三楼:来到这儿,就不必再羡慕唐代的扬州名胜竹西亭了。
23、陆游的《乙卯重五诗》,同样是岁月静好的景象,其中对民俗的描述更加具体,也更有烟火气。
24、“浴兰节”,是端午节的别称,在“端午”这个名字还未出现时,就有在五月初五以兰汤沐浴的风俗。除此之外,诗中描写的金盘送粽子、饮菖蒲酒,也是端午的民俗。“等闲惊破纱窗梦”,这种悠闲的过节方式,实在令人羡慕。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