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句子网 > 句子大全 >

歌德简介及代表作品(优美文案24句)

时间2023-07-06发布admin

歌德简介及代表作品

1、而在歌德的《薛瑶英小姐》中我们恰恰可以看到:歌德不为英译本所局限,出色地勾勒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首先是“笑如桃脸开”在他笔下被演绎成了桃花锦簇、春风徐徐的舞台背景,而后过渡到薛瑶英在莲花上轻盈起舞的场景,不仅其舞姿轻盈无比,甚至于美人的脚都与池塘中的莲花浑然一致。这样,“金莲”的产生就被美化成人对自然美的一种模仿,一种人与自然的交融。中国人纷纷追求“金莲”就不再是一种难以理解的风俗,而是人类高度崇拜自然美、向往自然美的体现。通过歌德的这种再创造,“金莲”对欧洲读者而言也就不再显得有任何“奇怪”的地方,而是与欧洲启蒙思想家追求自然、要求“重返自然”的思想“差不多”,这样一来,“金莲”这种风俗对欧洲读者而言也就“易于理解”了。可见,歌德笔下的“她者”更多地扮演着文化载体的角色。他的作品不是要再现一个中国诗歌的范本,而是要向德国人介绍中国,告诉艾克曼那样的德国读者:中国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古怪,从而消除德国人将中国文化视为“异己”的倾向,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沟通做出贡献。(歌德简介及代表作品)。

2、“五四”之后,开始了对诗剧的翻译,并出版了中国最早的歌德研究专著:冯至的《歌德论述》。其中的《〈浮士德〉里的魔》等两篇论文直接对《浮士德》进行了解读,文中将其看作一部肯定精神与否定精神斗争的历史。

3、歌德的再创造决定性地改变了《薛瑶英》原诗的意境,体现出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在贾至的诗中,“舞怯铢衣重,笑疑桃脸开”围绕的中心都是薛瑶英的美貌和娇柔,重点在于描绘人物和舞姿。而歌德“起舞在桃花锦簇下,翩然于春风吹拂中”两句的落笔点则是起舞时美丽的自然背景。原诗中并未说明薛瑶英起舞是在厅中还是在庭院中,歌德却在“人面桃花”比喻的启发下创造出一个绝美的春日环境,并且由远而近,引入“水莲”、“彩池”作为美人的舞台,展示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春意昂然的美丽景象。而更令人意外的是:中国的“三寸金莲”通常被欧洲人认为是对女性自然天性的一种摧残,但歌德却描写了金莲之美。不过,薛瑶英的金莲之美与“缠足”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歌德笔下的薛瑶英恰恰没有将脚缠起,而是自然天成,不仅小脚美如莲花,而且在莲池中仿佛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意犹未尽的歌德还通过刻画周围人的反应写出了这种美丽所引发的惊人效果:它是如此令人向往,以致于其他女性忍不住“纷纷把脚缠起”,希望能效仿这种美,最终使得“这一风俗后来就这样传遍了全国”。然而,薛瑶英那种来自大自然的美却恰恰是旁人难以模仿成功的,那些缠脚的女人虽然在外形上接近了薛瑶英,但却站都难以站稳,更不用说像薛瑶英一样翩翩起舞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从启蒙时代以来流行于欧洲文化界的“重返自然”思想:人类对自然的模仿永远也比不上自然本身。席勒曾经在《论素朴的与感伤的诗》(ÜbernaiveundsentimentalischeDichtung)中说:

4、瓦格纳这个人物,有人认为他就是一个学究气极浓的沉迷于书斋的知识分子,残雪却在《靡非斯特为什么要打那两个赌?》一文中顺带提到:他以否定个人生活和欲望的方式,唱出了对生命与欲望的赞歌。如果他敌视生命的话,结晶人就完全是多余的产物。

5、1749年8月28日,歌德出生于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他8岁就能阅读德文、法文、英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希腊文等多种文字的书籍,14岁开始写剧本,25岁发表了后来风靡全球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他完成这部小说,仅用了4个星期的时间。人们称歌德是个天才,事实上,歌德的才能并不是天生就有,他能取得如此成就,主要靠他父母对他的早期教育和本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6、中国最美欧式书店——"哈尔滨•果戈里书店"

7、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他的生命之树从自己的内心冲决、壮怀激烈到淡定的状态。他见证法国与德国战争,不要儿子去抗法,看到战争背后对人性的摧残,但是他的做法招致很多的不满。

8、他的作品极度风格化,文字中的世界充满了常人难以观察到的神秘感。其中似乎有很多宗教暗示,但里尔克本人又并不赞叹对他作品基督教式的解读。

9、中国“五四”之前已开始对《浮士德》进行介绍。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中写道:“欧洲近世之文学中,所以推格代(歌德)之《法斯德》(《浮士德》)为第一者,以其描写博士法斯德之苦痛,及其解脱之途径,最为精切故也。若《红楼梦》之写宝玉,又岂有以异于彼乎?”

10、《雪国》是日本古典文学传统和西方现代派文学相结合而开出的一朵奇葩。其主要艺术特色是:“悲”和“美”紧密联系与融合;心理刻画细腻传神;重情轻理,追求精神上的“余情美”;注意通过季节变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意识流手法的成功运用和日本传统文学的严谨格调相结合。

11、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Wolfgangvon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

12、施尼茨勒是小编最喜欢的作家之戏剧是他最突出的成就,终其一生,他一共创作了44部剧本,而且大部分是突破古典戏剧限制的独幕剧。在小说方面,施尼茨勒以短篇小说见长,他擅长捕捉人物瞬间的印象,投影现代人隐秘的内心世界。

13、DutanzestleichtbeiPfirsichflor

14、  歌德晚年的创作极其丰富 ,重要的如自传性作品 《诗与真》、《意大利游记》、长篇小说《亲和力》和《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抒情诗集《西方和东方的合集》,逝世前不久,又完成了《浮士德》第二部。这些作品表现了歌德重视实践、肯定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思想,说明他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比前一时期有所增长。 《浮士德》第二部的完成尤其突出的表现了歌德晚年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新发展。

15、1922年8--9月,上海商务印书馆主办的《东方杂志》分三期连载了张闻天的《哥德的浮士德》,这被认为是国内第一篇关于《浮士德》的长篇专题论文。文章分五部分,不仅详细介绍了诗剧的内容,还得出以下的结论:浮士德就是歌德自己;真正的人性就是不断的努力;执著人生,充分发展人生是诗剧的根本思想。

16、以下影片均可以在歌德学院(798)现场借阅。

17、非常明显,在歌德所翻译的《薛瑶英》中,只有序言和诗歌前四句与英文蓝本基本对应,诗歌的后八句和最后的说明都属于歌德自己所添加的内容。除在前面四行中保留了“弱不禁风”的主题外,歌德几乎改写了整首诗篇,他不但从“轻盈”这一母题出发,加入了对舞步、小脚、莲足的描写,而且还在诗歌后面附上了关于“金莲”来历的注释。歌德大胆添加的注解并非凭空而来。他所借阅的《花笺记》在第一次描述女主人公时就有“个对金莲都冇二寸长”一句,汤姆斯将其译为“Hergolden lilies(hersmallfeet)donotmeasurethreeinches”,并特地在一个长长的脚注中说明了“金莲”(theflowerofthewater-lilymadeofgold)典故的起源。英译本中的脚注对歌德加工该诗和添入对“金莲”的注解产生起了决定性作用。显然,英德两国译者都认为,由于中西风俗的巨大差异,通过对译文加注来让西方读者了解缠足风俗的由来是极有必要的。

18、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也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由于对俄罗斯文学无以伦比的贡献,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和“俄国诗歌的太阳”。主要作品有长诗《叶普盖尼·奥涅金》、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小说《上尉的女儿》等。《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是一部长篇叙事诗体小说。作品塑造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

19、元载宠姬薛瑶英,能诗书,善歌舞,仙姿玉质,肌香体轻,虽旋波、摇光、飞燕、绿珠不能过也。载以金丝帐、却尘褥处之,以红绡衣衣之。贾至、杨炎雅与载善,时得见其歌舞。至乃赠诗曰:舞怯珠(铢)衣重,笑疑桃脸开。方知汉武(成)帝,虚筑避风台。炎亦作长歌美之,略曰:雪面澹娥天上女,凤箫鸾翅欲飞去。玉钗翘碧步无尘,楚腰如柳不胜春。

20、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等。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迷惘、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

21、1788年回到魏玛后只任剧院监督,政治上倾向保守,艺术上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1794年与席勒交往后,随着欧洲民主、民族运动的高涨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他的思想和创作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飞跃,完成了《浮士德》等代表作。

22、歌德在他的译诗前所加的这段引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对“她者”进行文学再创造的目的。所谓“特别、奇异国度”中的“种种限制”无疑源于汤姆斯在注解中所说的“singularcustom”以及“manyoftheircustoms,orfashions”。从这里可以看出,尽管歌德认为中国有着“种种限制”,但他并没有贬低中国,相反,他特地指出这个国度虽然有许多“特别的、奇异的”地方,但那里的人同样在“生活、恋爱和吟咏”。这种超越了二元对立的“异中见同”思想无疑正是歌德所提出的“世界文学”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从歌德强调“异中见同”可以看出,歌德翻译的主旨在于介绍缠足这种风俗的由来,以此来消弭西方人对“小脚”的大惊小怪。与之相应,其“再创造”的重心亦在于渲染中国人有关“金莲”的独特审美情趣,而不在于一种猎奇的心态。

23、《亲和力》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长篇小说,出版于1809年。小说围绕着爱德华和夏洛特夫妇以及他们的情人展开。《亲和力》是歌德晚年之作,却有着某种常见于其早期作品的浪漫色彩。爱德华的感情冲动,半科学的主题,以及诗一般和谐的(即使是不现实的)死亡,即是其浪漫因素中的几例。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

ua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