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要讲什么(优美文案26句)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要讲什么
1、再如写出《瓦尔登湖》的梭罗,也是“轻生活”的践行者。很少有人像他这样,生平放弃这样多的东西。
2、作为一名医术精湛的外科大夫,托马斯把与不同的女人做爱当作是和做手术时切开不同的身体一样,探索人体/女人奥秘的一种类似于“研究”的行为。他用这种荒诞的、背离世俗道德标准的方式,去寻找他那轻得不能再轻的生命中,不寻常的意义。
3、米兰·昆德拉,这位出生于捷克,却坚称自己是法国作家,流亡法国40年后依然拒绝回到自己祖国的作家,对于小说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他认为小说的诞生不是来自于某一个概念、观念、理念,而是来自某个人物,而他笔下的人物又诞生于某一个场景、一句话、一种气味、一个具体的细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男主人公托马斯的诞生,就来自于一句德国谚语——einmalistkeynmal“一次就是从来没有”。
4、这可能和我们的国情有关,无论时代如何进步,“性”终究是一个羞于见人的话题。不乏有一些优秀作品,比如古代的《金瓶梅》之类,然而现在的却不多。
5、托马斯并非一个单纯的浪荡子,而是一个对生命慎之又慎,严肃而深入地思考,真正认真生活的人。
6、而作为一个女性,最大的矛盾就在于,特蕾莎是渴望成为萨宾娜的特蕾莎,而萨宾娜是渴望回到特蕾莎的萨宾娜。但是“成为”和“回到”在这个太过短暂的人生里,都永远只能在路上。
7、昆德拉更关注人物的基本境遇——“哲学是在没有人物、没有境遇的条件下进行的”。
8、什么是媚俗?米兰·昆德拉认为,媚俗是一个美学概念,是“对生命的绝对认同”。从宗教的角度而言,媚俗是对“上帝是否排便”的一种否定,不是说“上帝不排便”,而是连“上帝是否排便”都不应当予以讨论的,这样一种“媚俗”。
9、在小说里,特蕾莎发烧的那一夜,托马斯感觉她就像个篮子里的婴儿漂到了床边,由此萌发了真正的爱。当我们爱上某个人,TA其实和我们心目中那个人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只是将TA比作了心中的那个人。用昆德拉的原话来说就是:那个人占据了我们的诗化记忆。
10、卡列宁是一只忠实的狗,它曾经产下两个羊角面包和一只蜜蜂。当然这是特蕾莎曾经一个荒诞也唯一快乐的梦。特蕾莎从小家庭不幸,童年的那些心灵创伤在成长的岁月中又逐一渗入经脉,不放过任何一个器官,细胞里都是羞辱和背叛的汁液。无论特蕾莎做什么,母亲都会讽刺嘲笑并恶言相向。家庭对于特蕾莎是一种从懂事起就想逃离,但无论逃到哪里,这层巨大的阴影都会罩在心上,无处可逃的咒符。她生命中所有失败落寞的时刻,母亲那种“我早就知道会这样”的脸总会准时挂在天边。
11、特蕾莎从小就在“灵与肉”的夹缝中挣扎,她是小镇上唯一读书和听贝多芬的女孩,她厌恶自己的母亲,渴望自己的“灵魂”,她热爱和尊重一切“灵魂”,哪怕一只狗、一只猪、一只乌鸦的,就像1889年的尼采,抱住被马夫鞭打的马,大声痛哭,他从此与人类决裂。米兰·昆德拉认为,尼采是在为200多年前的笛卡尔对着所有的非人类的灵魂道歉。(笛卡尔否认动物有灵魂,称所有的动物为“动物机器”)
12、作者:格格,一个爱自由爱读书的上海玫瑰女人,复旦理工毕业,却颇具人文情怀,射手B型。曾在国内一线大型百强企业从事市场营销高管工作,自由撰稿人。去过一些国家,见过一些人,读过一些书,做过一些事。喜爱笔尖上的文字,舌尖上的美食,脚尖下的旅途。
13、不管你承不承认,女人的生命本质上就是由爱情来贯穿。爱情来了,生命便如花般绽放,鲜活可爱;爱情死了,生命之花便枯萎凋零,再也不能吐纳芬芳。可以说,一个女子,于灵肉的追求与守望,成就其一生,也毁灭其一生。也许你不尽同意,可是昆德拉笔下的女性全是这样的。
14、那这本书真的是令人嗤之以鼻的吗?为什么它会成为昆德拉最负盛名之作?为什么还会被《纽约时报》高度评价为:“这是一本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15、好阅读的沉默少年,愿我们能通过文字交流思想,走近彼此。
16、特蕾莎这么多年对他而言就是一个比喻“她只是个他从涂了树脂的篮子里抱出来,安放在自己床榻之岸的孩子。”这个篮子里的孩子是改变托马斯生命之轻的开始,而这个篮子外的枪声,却是特蕾莎生命之重的结束。
17、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年轻,以真而非,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本书探讨更多的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人生是要有一种信念的,不能被交给机遇和偶然,甚至是一种媚俗。
18、卡列宁显然比托马斯和特蕾莎还要享受乡村生活,它在这里成了“时间的总管”,因为村子里没有任何需要变动的事情,时间有规律的重复着。日复一日的耕田、放牛,收获食物,吃面包,喝啤酒,早早的睡觉,早早的起床,简简单单,一成不变。
19、我倾向于认为“轻”只是一个概括,对世间一切简单、质朴、纯洁事物的总结。同样,“重”指的就是复杂、多样、繁复。两者并无褒贬之分,只是不同的生活态度。
20、昆德拉从一两个关键词以及基本情境出发构成了小说的人物情节。
21、托马斯到底是怎样看待特蕾莎的呢?我们还得从那个梦里的篮子说起。这是一切的开始和结束。
22、这种“性友谊”让他心安理得地周旋在不同的女人身边,过着放纵的生活。他不需要为谁付出,对方也不会向他索取。虽然这并不能总是被人理解,但并不妨碍他的生活。
23、首先来看什么样的内容会在历史长河中被文人骚客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抒情和描绘。
24、萨比娜,是“轻”的代表,她对轻坚守如一。她一生都在背叛,背叛父亲,背叛家庭,背叛祖国,背叛弗兰茨,从布拉格,到日内瓦,到巴黎,再到美国,她一次次地逃离媚俗,她说,媚俗是她一生的敌人,她之所以爱托马斯,就是因为托马斯身上的这种反对媚俗的特质。但是托马斯和她不同的是,托马斯遇到了特蕾莎。托马斯在与特蕾莎的同床共枕的睡眠中,体验到了不同于肉体性欲的爱。而萨比娜每背叛逃离一次,就获得一次快感,但每次快感之后却又是巨大的孤独落寞。当她获知托马斯夫妇坠崖逝去后,她无法平静下来,她与这个世界过去仅有的一丝联系都中断了,这是她不断逃离注定的结局。她去了美国,为了避免人们在她身上贴上媚俗的标签,她甚至隐藏了自己的捷克国籍。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是她生命的最后一站,她一生逃离媚俗,最后却在自己的媚俗(看到宁静、温馨、和谐的家,家中母亲慈祥,父亲充满智慧......在两扇闪亮的窗户后,生活着一个幸福的家)中,黯然落泪。最后,她明白,“不管我们心中对它(媚俗)如何蔑视,媚俗总是人类境况的组成部分”。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她在遗书中写到,她不想像他人一样,被石头板封存在黑暗的泥土深处,而是想让他人将自己的骨灰洒在天地之间。至始至终,她都不苟世俗,这是她对“轻”的最后挚守。
25、对比沉重,这种空虚应该是人更不能忍受的吧!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络整理,权益归原著者所有,本站仅作效果演示和欣赏之用;
若以上展示有冒犯或侵害到您,敬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谢谢!